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南粤优秀教师、吴川塘尾中学教师杨小婵

2018-09-11 17:1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图/记者骆丽华

杨小婵在给同学们上课。

   杨小婵,吴川塘尾中学一位普通乡村教师。2004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了一直哺育她成长的家乡,然后就扎根在那里,坚守14年。这些年来,她用知识和爱心去耕耘乡村孩子们的未来,致力于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她就像是乡村教育里的一朵小花,轻轻绽放,为乡村教育散发芬芳,停驻在每位孩子的心田。

坚守,只为点亮留守孩子心灯

杨小婵教过不少留守孩子。在当地,很多人为了营生外出打工,将子女留在农村。因为缺乏完整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父母细心的引导和关爱,留守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必然出现诸多问题。

杨小婵班里有个残疾孩子星星(化名),他很小时妈妈就已出走,爸爸是个送煤气工,腿有点瘸,家里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他学习习惯差、贪玩、没礼貌、不讲卫生、厌学……几乎所有认识他的老师都这样评价他。杨小婵一次又一次地找他谈心,希望他能自强自立,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但星星一点儿也听不进去。

一个夏日下午,星星没来上课,但他奶奶说他很早就上学了。杨小婵越想越不安,下课后赶快去找。她不顾烈日炙烤穿街过巷,结果在一间很隐蔽的网吧找到了星星。当时星星正站在网吧门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别人打游戏。那一刻,杨小婵的心像被针扎一样,她快步走到星星跟前,劝他回去上学。星星说:“我是废物,你不要管我!”一番苦口婆心后,杨小婵把星星领回家,给他做饭,语重心长劝说。第二天,杨小婵在办公桌上看到星星写给自己的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字:“老师,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抱着我,像妈妈。”

一连几个晚上,一想到星星孤零零的样子,想到和他那些相似的孩子,杨小婵就彻夜难眠。她暗下决心:“扎根吴川,扎根乡村。”后来,在课堂上,她总能看到星星信任的目光;节假日,她总能收到星星的祝福;喉咙发炎,她就会收到星星悄悄放在桌上的含片……后来,星星开了一间汽车美容店,如今发展得很好。

这些让人感慨的片断,14年来,不断在杨小婵教学生涯上演,她深切明白,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实在是太需要老师多看他们一眼,多问候他们一声,多帮他们一把。所以,为了他们,杨小婵坚守着那份初心!

进取,为孩子更健康成长

杨小婵是一位不断进取的老师。自任教以来,她多次参加县、市、省的教师培训学习,不停地为自己注入“活水”,提升自己。她大胆创新,探索出新的有效的“四环教学法”:预习反馈—合作研讨—展示交流—层次测评,化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从接受性变为探究性。她的课堂总会精心设计,创出自己的特色,每讲授一课,都能“胸中有书,手中有法,目中有人”,她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投入,从而形成情感体验,孩子们对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由内而外”的“生产、创造”的过程。她的课堂,总能听到孩子们一起探究的欢声笑语。

杨小婵同时还是新时期一位智慧型的班主任。她明白乡村百姓目前对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和教育公平的诉求更加强烈,已经从“有学上”上升为“上好学”。要阻止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是关键,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她立足乡村,理念先行,既培育孩子乡村生活的基本自信和对乡村的良好的情感依恋,又教育孩子积极接纳现代文明,拥有开阔的胸襟与社会和谐共处。她组织主题班会,并使之常规系列化。同时,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而且有意识地将班级的文化向“特色化”推进。

走进她的教室,你会发现那是一间充满希望的教室,那些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学生一样,看到自己更多的希望,看到自己更多的将来。班里增设了“小角落,大世界”阅读角、“班级风采”“成长档案”“星光大道”等富有特色的板块。她的班级实行正面管教,自主管理,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孩子,是那么的鲜活,思维是那么的跳跃。

在班级管理中,她引导家长们全力打造“班级教育同盟”板块,开展有效的家校工作。在班里开设“家长寄语”专栏,多次开展“家庭联动”活动,例如家校“共读一本好书”,“不怕,有我”等家校亲子班级活动……班级的改变和进步吸引很多家长都自觉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些在乡村学校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校长张杰胜说:“在教育的道路上,杨小婵老师就是一名观察者、学习者、思考者和探究者。”

团队,为教育做更多实事

2015年,杨小婵被聘为湛江市首批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开始打造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用更系统的德育新思维去探究新的灵活而又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充分发挥了工作室作为“孵化器”“发射塔”“加油站”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乡村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发展。2017年,她继续被聘任为湛江市第二期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她身边总是团结着一大批真正想为教育做实事的教育人。

为了让团队对自身有一个自觉而清醒的认识,杨小婵不断地自我完善,关注教育动态,深入思索教育的本质,与时俱进,阅读研修,汲取精华,帮助成员制定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划,指导学员们更有层次、有高度、有实效地成长,提升班主任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增强他们担任班主任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引导他们追求幸福的教育生活,使他们努力成为“学习型、智慧型、专家型”的班主任。如今,成员骆华秋老师成长迅速,已开设自己的工作室;成员康华勇等老师参加湛江市的班主任专业能力竞赛,获得佳绩。

除此,杨小婵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目前她参与并结题的已有3个省级课题,而正在主持研究的课题《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属于省级重点课题。很多乡村教师在她的影响下也开始走上了教科研的研究道路。

14年,杨小婵一直致力于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工作。她是乡村教育里的一位行者,为乡村教育做着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今年,她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她说:“这些年确实苦,也确实累,但更多的是做一名教育人的幸福。我愿意坚守乡村,引导孩子们走上自我教育和自我教养的道路,见证每位孩子健康生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