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龙门中队紧密结合当前全省开展的道路交通安全“夏季攻势”专项行动,联合南兴镇政府和交管站,开展农用车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确保辖区节日交通安全。据统计,行动共检查农用车28辆,查处涉牌涉证、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21起。(据9月26日《湛江日报》)
读罢这则消息,笔者不禁为这类行动叫好。与普通机动车相比,农用车制动性能较差,相同速度时,农用车制动距离明显加长。因此,驾驶农用车要特别注意安全。而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农民购买了农用车之后,不挂牌,也不参加任何驾驶培训。驾驶员驾驶技术生疏,遇到较复杂的道路交通状况或紧急情况很难正确处置。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农用车往往就是“万用车”:农忙时运化肥,拉椒、蔗等农产品;农闲时,又成了村民外出的代步工具。无论运化肥,拉农产品,还是载人,这些农用车常常超载。村民不管驾驶员有无驾驶证,也不管其驾驶技术如何,只图方便快捷。如此,农用车行使的安全隐患容易增加。说起来,这与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有关;与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有关;也与农村公共交通工具相对匮乏有关。
紧密结合当前全省开展的道路交通安全“夏季攻势”专项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治理行动,无疑是必要的,但管好农用车还须多方发力。我市各地应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严查农用车交通违法行为,规范农用车的驾驶行为;不妨以村民乐于接受的通俗生动的形式,在农村中多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活动,使文明出行的观念深入到村民心中,让村民不敢也不想违法驾驶农用车;要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契机,加大农村基础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公交系统,切实解决好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减少村民乘农用车出行特别是集体乘农用车出行的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