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网上购物、网上看病、网上阅读、网上考试……网络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些不文明的上网行为,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有时,在课间听见学生在谈论“青铜”“黄金”“炼铁”,还以为他们是对科学感兴趣,谁不知竟然是在讨论怎样在网络游戏中打怪升级。沉迷网络游戏、浏览不良信息、发表不当言论……不文明上网,已经成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一大隐患。
要引导学生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笔者认为要先从减少“线上作业”做起。据笔者了解,在国内某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经常发通知要求辖区内各学校布置“线上作业”。过去,光一份语文“线上作业”,每天就要学生用家长手机忙上大半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个学期,有的学校更是语数英三科都必须布置“线上作业”,学生每天持续对着手机或电脑的时间起码超过一小时。
且不论“线上作业”是否比“书面作业”更高效,光是网络上五花八门、神出鬼没的弹窗信息,就足以让一些控制力差的学生分心,到头来时间也花了,但作业做不完,还可能落下了玩网络游戏、看不良信息的陋习。退一步说,即便学生能从“线上作业”中获取更多智能化、现代化的教育资源,但长期被“绑”在电脑、手机的前面,受电脑、手机的辐射影响,最终伤害了眼睛、影响了视力,岂非得不偿失?
我们提倡坚持文明上网习惯化,就应该从减少“线上作业”做起,鼓励学生上网搜索学习资源,但不能以“做作业”的形式把学生绑在电脑、手机前面。学校要多联合有关部门,清理周边的黑网吧,同时设立专门的“文明上网教育课”,教会学生如何绿色上网,如何控制好自己的上网时间。我们也应该与家长沟通,让他们管好自己的手机、家里的电脑,不要一没空陪孩子就把手机扔过去完事,平时还应多留意孩子的上网操作,帮助他们“人工屏蔽”不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