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所住小区对面五楼的一位住户家中突然传出高分贝的音乐声,流行音乐播放了一曲又一曲,一时吵得整个小区的住户不停地叫骂。在一位老大爷上门的劝阻之下,这位住户才停止了播放音乐。此时,笔者不禁在想:同住一个小区,同住一幢楼,邻里之间做到“不扰邻”,真的很难吗?
众所周知,在同一座城市里,能够有幸同住一个小区,同住一幢楼,这是一种缘分。因而,大家邻居一场,应该学会相互体谅、相互包容,应努力打造一个友善、关爱、和谐的邻里关系。而要打造一个友善、关爱、和谐的邻里情,笔者以为,不妨可以从“不扰邻”做起,因为“不扰邻”既是做人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一个基本素养。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的人全然不把邻里情放在眼里,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不是吗?有的邀上亲朋好友在家里打牌、搓麻将,到了半夜时分,还是高声喧哗,全然不顾其他邻居的感受;有的喜欢听音乐,不管何时,只要自己喜欢,就“任性”地打开音乐,把声音调到最高分贝;有的在自家阳台外晒衣服,不是先把衣服上的滴水脱干了再晒,而是湿漉漉的就直接晒出去了;有的夜半时分,突然燃放烟花、爆竹,吵得其他邻居心都要跳出来;更有甚者,有的在家里散养猫、狗等宠物,平时不是粪便满地、臭气冲天,就是把冲洗粪便后的脏水往楼底下清扫。可以说,这些“扰邻”之举,不但令人生厌,而且也很令人痛恨。但很多人往往碍于情面,不便“发作”而忍气吞声。
其实,和谐的邻里关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共同维护,而这往往体现在平时的一些小小的“细节”里。只要大家都能做到“换位思考”,“多替他人着想”,自觉做到“不扰邻”,那么,邻里之间的那种和谐、融洽、温暖、关爱、友善的场景,就一定能时时陪伴在我们的身边。
俗话说:“邻里情胜远亲。”因此,笔者以为,只要我们邻里之间学会相互理解,相互谅解,相互包容,自觉做到“不扰邻”,那么,邻里情就一定能胜如亲,我们的社会就一定能变得更加文明、和谐、融洽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