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等具体措施。
消息一出,便引发众多家长热议。不少低年级家长担心,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仅靠口头复习,孩子能否扎实地掌握所学的课本知识?学校不布置作业,是否意味着家长的任务更重了?
现状:书面作业没了 家长悄悄“加餐”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方案》出台后,记者采访了市二十一、八小、十九小、二十五小、中英文小学等小学的部分家长,发现公立小学一、二年级较以前减少了书面作业量,但仍然有。学校布置的书面作业少了,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回家后就可以“放羊”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得更加扎实,往往会给孩子做一些《默写能手》《计算能手》之类的书面练习。
“学校里确实少了手写作业,但是我还是要给孩子做一点的。”市民林女士的女儿目前市在二十一小读二年级,她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面作业必须有,光靠看是记不住的。一、二年级还是要适量布置一点书面作业,因为口头作业没有衡量标准,会说不会写的很多。有时间的话她会针对孩子的薄弱环节让孩子做一点书面练习,但是不会太多,防止孩子对产生厌学情绪。
对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的规定,孩子就读于开发区中英文小学的子欣妈有自己的想法。她认为,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是不会因为作业量减少而变化的。以语文为例,一、二年级的孩子每学期要掌握的“四会字”,如果不布置作业加以巩固,孩子都能掌握好吗?教育部门对孩子的课程设定、作业布置、考试要求等等是一系列的问题,而不是简单从某一方面改一下就能解决的。
刘女士的孩子目前就读于市十二小。她告诉记者,孩子一年级时就读于私立学校,因为作业比较多,每天要做到晚上8、9点,所以才把孩子转到该公立学校读书。“现在孩子一放学就开始玩,几乎没有家庭作业,按理说我应该开心,可不知为什么我又开始焦虑,觉得上了学的孩子不应该这么轻松。”刘女士说。
担忧:没书面作业 家长心里不踏实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的规定,家长们普遍有点担心。他们认为,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弱,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值得商榷。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教育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而不应该在教学方式上做过多限制,比如作业如何布置、上多少节课等等。”不少家长认为,很多教学内容都需要课后作业来进行巩固复习,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如果不布置回家作业,那么是不是有充足的时间来确保学生都能掌握这些知识点呢?
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的陈先生刚回国,他喜欢中国的教学方式,更感谢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他打下扎实基础。他说,日本已经在反思宽松教育的严重后果,正在向中国学习;英国也在向中国学习数学的教学方式,说明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世界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想成绩好就要努力,连作业都不要做,对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家住金沙湾的黄妈妈说,学校不布置作业了,家长反而会焦虑。因为家长并不是教育专家,孩子没作业了,家长就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的学习,或自己找一些课外作业给孩子做。但是家长自己找的课外作业很可能没有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有针对性。于是就会出现孩子的负担不但没减轻,反而增加的情况。
也有少部分家长认为,这个规定挺好的,一、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作业负担少了,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选择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不过如何利用好这些自由时间倒也是一个新问题。
老师:良好习惯比书面作业更重要
“我们支持低年级(小学一、二年级)孩子不留书面作业这个规定,但是家长不同意,他们要求给孩子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市八小的陈老师认为,低年级孩子的小手肌肉骨骼还不健全,不能长时间握笔写字,从孩子身心健康考虑,不适宜留书面作业。其次,不布置书面作业,可以保护低年级孩子对各种事物浓厚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乐中体验快乐,享受成长。再次,低年级是习惯的养成期,相对于书面作业,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更加重要。
低年级孩子正确规范书写的能力需要慢慢培养,不能操之过急。陈老师表示,老师在学校每节课都会指导孩子练习书写至少10分钟。不留书面作业,不意味不留口头作业。白天学习的课程比较多(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品生、心理等)科目,学校老师也会根据课程内容,让孩子通过口头等方式来复习,比如:晚上回家可以看看课外书,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孩子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孩子可以读读课本,既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又可以培养朗读能力;另外还可以根据书上的插图进行看图说话,有心的家长还可以实践“孩子说,家长记”,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和家人间的感情。
“我认为,《方案》的意图主要是想还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市二十小学罗校长认为,一、二年级孩子正处于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如果他们的闲暇时间完全被堆积如山的作业占据,必然会扼杀他们应有的纯真天性,尤其是那些机械、重复、无效的作业,剥夺的是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权。
对于如何安排低年级孩子的课余时光,罗校长认为,不妨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阳光,这才是学校和家长最应该想的和最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