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轮红日从海平线上慢慢升起,海天之间,一片远去的征帆在闪烁的波光中带着海鸥的欢歌,向着太阳轻快地扬去……这壮丽迷人的画面,正是“古山一派”艺术家陈日英的“油意画”代表作之一——《阳光》。
陈日英号柏父,为湛江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湛江市篆刻家协会会员、中国移动书画协会会员、“古山一派”艺术家领路人。10月15日,记者到遂溪对陈日英进行了专访。

陈日英在作画。
【成长】从小在海边长大热爱艺术
“我是大海的儿子,从小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家乡!”
陈日英是土生土长的湛江人。小时候,他经常在海边游泳、散步,玩海泥、观海树、看月亮、赏日出,慢慢地爱上了大海。大海是他的故乡,陈日英早期的“油意画”作品大多都是以家乡海景、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
“是大海孕育了我,豪情奔放的浪花激发了自己的创作个性。”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对大海的热爱,陈日英用海水、海泥和多种油画颜料混合作画,把在心海间浮现出的一幅幅风貌迷人的画面绘到纸上,其画作色彩自然,质感强,视觉效果好。他创作的“油意画”,深受专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好评与喜爱。
他酷爱艺术、醉书爱画,在坎坷的艺术路上艰苦攀登、追寻。“我认为,艺术要结合哲学、自然科学、美学的观点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共性,而有共性又必有异点。”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他又沿着从艺术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开创了第二阶段的艺术追寻和实践之路。

陈日英油意画代表作之一 《人间古典》
【创新】孜孜不倦追求,开创“油意画”
“自1998年起,我从自己的家乡——遂溪北潭出发,跨越琼州海峡,去了海南。接着,意犹未尽的我又渡过了长江、黄河,去了大西北……”在这段长长的艺术征途上,陈日英看到了华夏神州的山山水水、民俗文化,也拜访了全国各地的众多文人墨客,真正领略了“人与自然”的美好。
在林心石、王中杰、叶植盛等名师的关怀和指导下,陈日英沿着艺术之路,追寻先贤古迹,问道自然,实现了“见天地”。观赏陈日英的国画、书法、篆刻作品,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和魅力。从运笔、色彩、构图、墨气、神韵多方面,可以看出一位孜孜不倦的书画艺术家的风格、思想。他的作品结构严谨、笔墨淋漓、造型简洁,既有五代十国时期南、北两派代表人物之风格,也有宋朝代表人物李唐、刘松年、马运、夏圭四家的特色。
陈日英也是一位性情中人,喜欢广结朋友,注意观察生活。比如,他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个数字甚至一个符号,比如“=”或函数如“W=f(z)”等,亦可应用到绘画创作中。其实,这就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一种思想。一个艺术家,在社会活动和生活中,他看到、感受到的每一个剪影,就是一个真实的题材,正如名家常说的“笔墨源于自然,源于生活。”
【开拓】组建“古山一派”艺术团队
陈日英的作品风格源于古代先贤的思想精华,他对董源、王蒙、石涛、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绘画思想的理解非常深刻,法古创新,创作出独具一格的“油意画”。
很多观众第一次看到陈日英的“油意画”——《人间古典》时,会深受触动和感染。这幅“油意画”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生气灵动,立体感强,有浮雕的效果,格调自然,古典文化气息浓郁,让人涌现出梦回远古的思绪。他的“油意画”代表作,还有《东方》《月下的思念》《追寻》等;花鸟画代表作则有《何年》《古风》《玉兰花的春天》《艳阳五月》等,山水画代表作《拜访春天》《那年的梅天》等。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类书画比赛、展览屡屡获奖,被海内外爱好者收藏,并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
艺海无涯,学无止境。2017年,陈日英又组建了“古山一派”艺术团队,在艺术之路上切磋交流问道自然,深受“古山”耸拔、轩豁、盘礴、浑厚之神韵与气势的感染,画者借其神,书者仗其势,雕者爱其美。他们取“古”补新,借“山”助高,将自己创造之豪情融于笔端,形成了新派“油意画”、骨石书、活根雕的新路。2018年春,陈日英带领“古山一派”艺术团队在遂溪三宝博物馆、孔子文化城举办了大型书画艺术展,深受艺术节好评和群众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