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二的《帮办版》中,介绍了日常运动锻炼中常见的“雷区”,那么,为了避免运动损伤,市民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呢?记者请教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李志丹医生。
李志丹医生介绍,运动损伤是指由于过度使用肢体而造成的肌肉或关节损伤,运动性损伤一般是因为长时间错误的训练方法而导致的,所以平时应该选择正确适量的运动才是有益的。
运动系统的劳损,大多由于长期局部负荷过大所致。为了减少这些损伤,应严格遵守运动训练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各项运动项目的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在运动中,市民可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放松运动,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热身运动是进行剧烈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热身活动不充分,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热身几分钟即可让肌肉温度上升,并使其更柔韧、强健和耐损。通过慢跑、伸展等动作,让身体各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进行充分的活动。还可借助跑步机、健身车等进行较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使全身发热至微微出汗后,再正式开始运动。
放松运动指训练结束前逐步放松可预防头晕和晕厥。如果剧烈活动后突然停止,血液蓄积在肢体远端静脉中,可能引起头晕甚至晕厥。最后的放松运动可以促进血循环和血中乳酸排泄。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损伤,市民该如何处理呢?李志丹对各类型损伤以及处理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1、擦伤,即皮肤表面受到摩擦后的损伤。
处理方法:(1)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2)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压迫止血等方法止血。必要时到医院进行伤口清洗、缝合、上药、包扎等处理,以免感染或流血过多。
2、鼻出血,即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方法:受伤者应坐下,头部向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情况下即可止血。
3、扭伤,即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而造成的损伤。
处理方法: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动伤处,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简单处理后应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医疗处理,避免耽误治疗。
4、脑震荡,即头部受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等脑组织受到过度震动而导致的损伤,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方法: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两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5、脱臼,即由于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方法: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6、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方法:受伤者首先应防止休克,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