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期湛江书法大讲坛现场。
10月14日,由湛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湛江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第四期湛江书法大讲坛在赤坎火热举行,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踊跃参与。

乔志强教授作讲座。
专家讲述
《西泠印社与中国印学文化》
本期活动中,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湛江市书法家协会学术顾问乔志强作了《西泠印社与中国印学文化》的书法讲座。乔志强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非常精彩,其中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又有条理清晰的各层面分析,更有艺术实践中的例子和思考。整个讲座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层次清晰,广大听众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文字和印章都是我们的国粹。其中,印章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更有承诺、诚信的深层含义。”讲座伊始,乔志强教授便开门见山,还用PPT大屏幕打出一个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很像一个人的“京”字中国印,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象征着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这个离我们“很近”的中国印实例,一下子便吸引了所有听众的眼球。
随后,乔志强教授又追古溯今、旁征博引,讲述了中国印学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接着,又谈到了被文化界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的创立及发展历史。坐落于浙江杭州西湖畔孤山西麓的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湛江与西泠印社有不少交流
“方寸之地,气象万千,中国印学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下次去杭州自己要专门去拜访一下西泠印社!”“乔志强教授讲述的西泠印社历任社长的故事很精彩,他们的文人风骨和爱国情怀令人神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篆刻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用以制作印章的艺术,这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篆刻艺术相对于书法和绘画,学习、创作的难度和成本往往相对要高。刀石相交之际,一不小心还会付出血的代价,所以篆刻作品又被誉为真正的“心血之作”。
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雷州半岛,也有很多篆刻艺术爱好者,对印学文化非常着迷,有知名文化社团寸金印社等。而且,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与位于江南水乡的西泠印社也有不少交流。其中,2013年底举办湛江首届篆刻作品展时,来自西泠印社的篆刻家李早和朱妙根专程从杭州赶来指导,并现场与湛江篆刻爱好者交流、切磋技艺。今年4月,湛江市第二届篆刻作品展在位于霞山海滨路的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展出,吸引了很多观众踊跃参观。2018年7月28日至30日,“李早先生讲篆刻”大型惠民公益艺术系列讲座先后在湛江市文化馆和赤坎区文化馆举行,出生于浙江杭州的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早莅湛主讲,并进行了现场篆刻演示,其精湛的技艺博得我市篆刻爱好者的纷纷赞叹。
通过10月14日的讲座,给广大书法爱好者带来思想上的收获和艺术上的享受,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和迷人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