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守望乡愁的乡村小学:贵在质朴 重在创新

2018-11-03 11:2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李湘东(霞山)

人们到一个地方去旅游,除了看山看水看风景外,更吸引人的是当地的风俗民情,有特色的人文景点,有珍藏价值的纪念品等。因为本土的东西、民族的东西、特色的东西才是最富生命力,最有价值,最能吸引人的。乡土文物满载着浓浓的乡情乡愁,凝聚着厚重的历史,她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美好的回忆,更是生动鲜活的学习教材。

很多地方都建有博物馆,文化展览馆,发挥着彰显历史,积淀文化,吸引游人参观学习的作用。而象雷州市客路镇那样有一座“本立乡土文化博物馆”还不多见。该馆就建在本立小学,学生们踏进校园就受到传统乡土文化教育,直观感受乡村丰富的历史,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农耕农具的认知,对乡村悠久文化的传承。建一个这样的乡土文化博物馆其实无需太多的投入,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的设施,在校园内科学布局,精心策划好即可。特别要广泛吸收各界人士捐赠的各类展品,比如客路镇博物馆内的木犁、扬谷机、弹棉花机、石秤石磨等,就非常之好。其以突出本地特色为主,凝聚教育功能,学生们在课余闲暇即可尽兴参观浏览,感受纯朴正直的乡村民风,乡土之情、乡艺之乐、乡仪之美深深烙印在学生们心中。

笔者在市创文办工作,其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占比份量重、要求高、测评严。这种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展开,是课内课外相互补充,是传统现代互为交融。雷州市客路镇设立“本立乡土文化博物馆”就是一个教育形式和载体的创新,就是别开生面管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们的教育是立体式,是形象直观的;她对学生们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希望更多乡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依托学校或文化站,建立更多类似的“乡村博物馆”,打造乡村独特的人文景观,留住乡村的历史,丰富村民和学生对乡村的认识,增强对乡土的热爱,为强化对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为建设美好的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