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愿你朗读的,是人生

2018-11-06 10:1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关月

    朗读,人人都会。但有人朗读的是字句,有人朗读的是人生。平时闲里,或心有所感,我也会写一些朗诵诗聊以自乐。曾经,一首作品被某活动主办方选去朗诵。出于礼貌,主办方邀请我参加活动,现场听听。我满怀期待地去了,却落得失望而归。两男两女的朗诵组合,声音的确是好听的,咬字发音也对得起专业,只是听了后感觉索然无味,仿佛少了什么东西。自此以后,再有类似的邀请,我都是婉拒不去的,因为不想再失望。那次之后,机缘巧合之下,我在另一个活动上听到一位老先生朗诵同一首作品。他的发音带着点本地口音,但从他念第一句开始,我就被感动了。活动结束后我找到了老先生表示感谢,“您是怎么做到的?”他告诉我,诗的前三节里他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而后半段开始,他一直在想他的孙女。他所朗读的,是人生。借着诗里的字句,他把自己的人生读了出来,把对孙女的情感读了出来。《朗读者》打动外国人的,远不止文学本身,他们朗读翻译文章时的轻重缓急、起伏高低,何尝不是藏着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对情感的共鸣?

    阅读和朗读都是“读”。人们之所以不满足于单纯地“阅”,而要把文章朗声读出,这多少是因为朗读里包含了“再创作”的过程。将自己对文章的感悟,通过轻重缓急、起伏高低的声音来演绎,别人的文章也就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起一伏、一高一低,“看”得见人生的顺流逆流、潮起潮落。

    愿你朗读的,是人生。如果连文章都尚且读不懂,只是靠着专门训练过的技巧去朗读,那登台,不过是炫技。说起这方面,就禁不住想给市公安局的几位朗读者点赞。由于感同身受,他们朗读起描写人民警察的文章诗句来,总有种摄人心魄的魅力。你闭上眼,就看得见他们用声音编织的画面,说是“声临其境”也毫不夸张。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就如填词人希望能遇上好歌手一样,相信每一位坐在场下的文字创作者,都期待即将登台的会是懂自己作品的朗读者。

    愿更多人朗读的,是人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