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持续提升教育内涵和品质

2018-11-13 16:2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坚锋

如何破解这一民生难题?近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落实城区学校建设、努力解决城区学位不足问题议案的办理方案终于“出炉”,为推进城区学校建设,解决城区学位不足提供了明确可行的“路线图”。(据11月11日《湛江晚报》)

我们常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户籍新政实施、“二宝”扎堆等因素叠加催动,学位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并渐成常态。无论是强化学位供给,还是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都需要加强教育的顶层设计。一方面要树立前瞻思维,及时、准确地摸清每年新生入学需求以及潜在增量,一开始就系统性地把学校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蓝图,通过公办和民办教育“两条腿走路”,切实保障充足的学位供应;另一方面要注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置,不断提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水平。学位供给和学校建设是有周期的,只有打好提前量,才能为教育部门留有充分的应对时间,从而牢牢把握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主动权。

教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民生工程,普惠均衡和优质高效是两个最重要的要求,这不只是硬件的提升,更在于软件的打造。换句话讲,我们不仅要保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更要让孩子“上好学”。持续提升教育内涵和品质,构建高质量、有特色、多样化、可选择的办学局面,加快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业已成为绕不过的当务之急。

推动“学有优教”,说到底,就是要着手内涵,着眼优质,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由此而言,要始终把教学质量和教育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既要广泛开展结对帮带、教学比武等活动,加大教师的培训、名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改善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让每个教师真正成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行家里手;又要深化学生特长发展、学校品牌建设,形成“一校一特色、校校有特色”的格局,使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