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经过多年的不懈坚持和精心培育,湛江创文逐渐形成了“全域创建、全民参与”的大好局面,这也是今年以来创文给笔者留下的最深印象。
自2014年10月开始撰文为湛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迎检加油,就一直坚持以不同形式参与到创文中来,履行一名湛江人的义务和责任。
4年来,我们在一次次的改善、迎检、反馈、再改善的循环中,切实体会到了“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的重量与拿牌的难度,也在日以继夜的奋斗中一手一脚地把家乡妆扮得更加漂亮。虽未拿牌,但其实我们已经从创文中收获了很多。市区的颜值高了,市民的素质高了,湛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在创文潜移默化的带动下与日俱增。
4年后的今日,当我们再回头看看创文一路以来的风雨兼程,就不难发现,多城联创、多级共创、多点齐创的共同发力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创建模式,早已在湛江这片红土大地上,铺下了一张文明的大网,在全域覆盖中推动立体提升。
如今,说起创文,再也不只是霞山、赤坎、开发区、坡头、麻章等5个区的事,我市各地都在开展着文明城市的创建。湛江市区和廉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参评资格,其它地方也在为省级文明城市而努力。除此之外,各地也根据自身的特点,向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创建发起挑战。这种多城联创的格局,让湛江处处都有浓郁的创建氛围,能带动最广大范围的湛江人参与到创建中来。虽以创建为名,但其实更为明显的是城市宜居宜业水平、人们幸福感获得感的不断提升。
在多年的创文工作推进中,迎难而上、齐心协力的多级共创力量在不断汇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时间长、范围广、要求高,各地各部门在一次次的合力推进中,磨合协调机制,打通沟通隔阂。一些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携手创文的过程中,找到了共促共进的模式,也形成了能干事、干成事的作风。
而更值得湛江人骄傲的是,以创文为契机,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个人等涓涓细流也汇聚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大海中来,凝聚成最为强大的创建力量。在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可见文明、人人都在参与。全市上下万众一心,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在新时代里焕发出了蓬勃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