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感于点滴 育人无形

2018-12-02 13:1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兰棋独弈(廉江)

集体跪拜父母就是一种感恩的仪式,一次爱的传递,是庄重而神圣的。人活着需要敬畏之心,敬畏父母,敬畏老师,敬畏同学,敬畏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而敬畏和爱是可以通过具体的行动表现出来的。所以,对于通过集体跪拜父母来表达孩子们对父母的敬畏和感恩,我觉得是值得称赞的事。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我孩子的家长会时,也有一个环节是“感恩父母”的,每个孩子事先亲手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开家长会的时候亲手交到父母手中,给父母鞠躬并和父母拥抱一下。当时有很多人落泪了,这其中也包括我。当听到孩子们大声为难得聚在一起的家长们演唱筷子兄弟的“父亲”,再看看孩子写的信时,我不禁潸然泪下,有为孩子们的歌声而感动,也有为老师们的精心策划的感激,更多的是为孩子在这一次活动中的成长的喜极而泣。不可否认,这是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因为要写信,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思考人生,认识生活,解读自己的成长和父母的辛苦付出,感知父母的恩情,才有了这第一次的鞠躬和拥抱。这和那群高三学子的跪拜感恩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孩子们在这里学知识也学做人,所以感恩教育在学校无处不在。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创设中就应该有倡导和贯穿感恩教育的特色部分,可以是班会,可以是板报,可以是光荣榜,也可以是……形式多种多样,但不能流于形式,要切切实实贯行,让孩子置身于一个充满感恩的环境里潜移默化,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同学,感恩每一个给予他(她)温暖、微笑或拥抱的人。

因此,在学校里,不管是哪种感恩教育形式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也是一次成长,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一种声音:“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长大了就懂了。”于是,各种各样的“熊”孩子层出不穷,网上的、身边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各种“熊”事无不让人哭笑不得。这些“熊”孩子长大了真的会懂事吗?尤其是感恩,他们懂吗?我个人认为是很难实现的。感恩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好的,最好的感恩教育是:感于点滴,育人无形。

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学着父母长大的。假如你是一位“熊”家长,你的孩子必是“熊”孩子,这是“榜样”的效应;假如你是一位知书达理,尊老爱幼的家长,你的孩子必然也会谦恭温顺,孩子就是你的镜子。你懂得尊师重道,你的孩子才会敬畏老师,爱戴老师,只有爱老师,孩子才会爱上学习。所以,你的一言一行皆是孩子的榜样,不必刻意去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言传身教就能润物细无声。之前上班的地方离父母家很近,所以每到周末,我总会带着孩子回父母家小住。那时,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帮母亲还有左邻右舍的婶婶大妈们剪头发,帮母亲染头发。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孩子拿来了指甲钳提出要帮我剪指甲,虽然不放心他的手艺,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结果是十个脚趾头被他剪伤了五个,但我的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孩子开始懂事了。也许那时他还不懂什么叫感恩,但他确实用他的行动在感恩。这件事虽小,但觉得这也是我言传身教的一个结果吧。所以,感恩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父母做起,有好的表率才有好的家庭教育。

感恩不是用来炫耀的珠宝,它是我们心灵成长的氧气,是我们爱人和被爱的桥梁,学会了感恩,我们才能触摸到生活的暖意。感恩教育于家庭,于学校,于国家,于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于点滴,育人无形,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成就一个美好明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