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外嫁女饮水思源,结队返娘家。近日,遂溪县遂城镇风朗村外嫁女回乡树新风,不铺张浪费,不大吃大喝,不形式主义,观看家乡建设新农村录像片,参观村庄革命史展馆,游览村容村道和红色主题公园,带孩子到农家书屋阅览……(据12月11日《湛江晚报》)
时下,随着乡村的日渐富裕,女性地位的提高,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成为一种时尚。集体回娘家,探望父母,看望亲人,悌老尽孝,感念养育之恩,叙旧联谊,共同见证娘家的新变化、新发展,这是一件乐事、美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然而,在愈刮愈烈的集体回娘家之风中,不知不觉间,风向偏了。有的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改模走样了。
过分追求形式,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演变成了走秀活动。搭建彩门,铺红地毯,彩旗招展,雄狮开路,猛龙护队,烟花满天,锣鼓喧天。无论老少,统一华服,统一化妆。连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不知化妆为何物的老太太,也被描眉画目。仪式过多,本末倒置,初衷走样,集体回娘家的聚,变成了集体回娘家的秀。
讲阔气,比排场,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铺张浪费严重。为了追求外在的美,大多是邀请专业团队打造。一天活动,动辄花费十几万,甚至五六十万。
此外,一些外嫁女集体回家乡活动,还在无形中助长了攀比之风。随着仪式的增加,片面追新求异,追大求全,不甘人后,攀比之风愈来愈烈。村庄之间攀比,同村姐妹攀比。你无我有,你300元,我301元。
变味走样的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渐远,偏离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工作背道而驰。
风朗村外嫁女活动不求“面子”,讲究“里子”,摒弃陈规陋习,繁文缛节,纯粹简单,回归初衷,姐妹齐聚,看变化,赞发展,齐高歌。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树立了文明新风尚。希望有关部门因势利导,加强指导,让外嫁女活动都能像风朗村的外嫁女活动一样,真正回归本源。借助外嫁女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