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梅菉“容氏制鞋”已申遗

2018-12-26 16:4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林明聪

    吴川梅菉“容氏制鞋”,祖上传下一门手工制作戏鞋、戏靴的“绝活”,已历四代、逾百年历史,在粤剧界声名显赫。本报今年7月16日曾在体验版刊登过《记者体验传承百年的制鞋技艺》一文,引起社会较大关注。

    昨日,记者从吴川市文化馆获悉,今年12月初,容氏手工制作戏鞋戏靴技艺申报吴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获吴川专家组通过。“容氏制鞋”如今的掌门人容泽明告诉记者,下一步还将继续申报湛江市和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好让这门珍贵的手艺流传下去。

每一双戏鞋都由容泽明一针一线完成。记者 林明聪 摄

    容家手工制作的戏鞋戏靴,曾远销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和港澳地区。两广粤剧团的众多粤剧名家名角,都穿过容家制作的戏鞋戏靴。对这门传统手工制作戏鞋戏靴手艺的热爱和骄傲,让年近七旬的容泽明,仍然在选择坚守。

    “我做的戏鞋戏靴,一针一线,手工锻造,这考的可是真功夫。”容泽明说,“手工做的戏鞋戏靴,才够韵味。”容叔制戏鞋戏靴,既没有门面也不打广告,单凭口口相传。四代人传承制鞋技艺,靠的是粤剧演员的认可和支持。容泽明的订单簿上面记录着粤剧演员的脚印尺寸、电话号码,其中不乏两广的粤剧名家,“往往名家名角,更加偏爱私人订造。”

    但这门家传了逾百年的老手艺,也正面临传承的难题。容泽明有两女一子,两女各自要照顾家庭,儿子在深圳也有自己的事业。与别的手工技艺一样,戏鞋戏靴不但要求制作者要具备悟性和功底,还要考验其心性,而且利润空间又不大,确实是不好干。儿子对这门家门的老手艺也很感情,经常打电话回来,叮嘱父亲“不要太辛苦,慢慢做”,不能丢了家门老手艺。

    两个多月前,在吴川市文化馆等相关方面人士的鼓励下,容泽明意识到,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祖传百年的“容氏戏鞋”一种较好的保护和传承方式,为此,他向吴川文化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顺利通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