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春运记忆
梁嘉雯(赤坎)
前些天在朋友圈刷到一个高中同学晒出的回家高铁票并配文字:钟声响起归家的信号。而那天正好是2019年春运开启的首日。
父亲是我们家中唯一亲历过春运的人,回家和他聊这个话题最适合不过了。果不其然,他一回忆起往事便说个滔滔不绝。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父亲便远赴哈尔滨求学,二十年前的交通条件远不及如今这般发达,加之当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也不算太好,父亲没法子常回家。而且医学课业繁重,他时常在电话中提起寒暑假都得要留校复习准备专业考试。可彼时年幼的我一年到头也见不着爸爸心里着急啊,在电话中一遍一遍不停地问:“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看看我呀?”他柔声说:“爸爸春节就会回去了,你乖乖在家等着我。”我便日日缠着母亲教我数着日历看离春节还有几天。父亲要到家的那天我时不时就跑出路口张望,远远地看见他的身影我立马就飞奔过去要帮他拎行李。当然,那般沉重的袋子我是根本提不动的,如果没有父亲在身后悄悄地帮着我的话。
许多年前拉杆行李箱算是高档物品远没有现在这样普遍,父亲总是在身后背着个很大的背包装衣物,手中还要提着个沉甸甸的红白蓝编织袋,里头装满了给我买的图书、新衣服,给母亲的羊毛衫和各种各样的特产。那时候年纪太小,不懂得父亲刚刚经历过春运的艰辛,一直闹着要他陪我玩耍。后来才知道那些年我们还没有高铁,也没多少人坐得起飞机。因而对路途遥远的人们而言,大多都选择坐绿皮火车回家。尤其在春运期间,火车站内乘客数量远比现如今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要多得多。父亲总要在人群拥挤的火车站候车室站着排大半天的队,等得实在饿了就在原地啃几口他提前买的面包,甚至有时会被人群挤得连站都站不稳。而且当年没有直达火车,到了北京站还要转车,也就是说每回春运归家父亲都要拎着大包小包经历两次这种人挤人的事。父亲说印象最深的是他有一年买票迟了卧铺的票全都没了,只好退而求其次买了硬座票。从北到南三千多公里的距离,三十多小时的车程父亲愣是一路坐了回来,加上他是坐最里边的位置,为不打扰外边的两位乘客他鲜少起来走动,结果最后因为坐的时间过长了血液流淌不畅通,导致双腿水肿涨得厉害。可即便春运这般艰苦,父亲也没有后悔赶回来与我们团聚。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环境舒适、路况提升、时长缩短。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方式回家,可以坐高铁、乘飞机、开汽车,将人流分散后自然而然就减轻火车春运的压力。所以啊,在外打拼的人们就应趁此良机回家去过个团圆年。
年年春节盼儿归郑晓斌(南三)
儿子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惠州、深圳软件公司工作,通常每年只有春节回家一次,年年春节盼儿归,年年望眼欲穿,年年泪盈眶。
多年前,儿子从惠州回家过年,春运双倍车费是惯例;惠州没有直达湛江南三岛的长途客运车,回湛江的车班次也少,公司离长途车站太远,多次转车才到家;即使途中不堵车也要十多个钟头才到家,更不用说途中堵车了;有时还得家人开摩托车到坡头沟尾接回家。儿子一回到家便像散了架一样,我们只好催儿子赶快吃饭、休息,妻子心疼极了,眼泪也溢出来了。后来,儿子到深圳软件公司工作,与惠州相比回南三岛快捷多了,长途车班次多,乘车也方便,平时回家七个小时左右。但春节回家过年却没有一次不是堵车的,十多个小时到家是家常便饭。
多年来,儿子都是乘坐他表哥的“顺风车”回湛江过年,晚上8时从深圳出发,路途畅通无阻(途中休息),第二天天亮前便到湛江,一人通宵疲劳驾驶,太危险了。2017年春节,儿子的表哥决定不回湛江过年了,儿子便请假1天提前回家过年,以便避开春节假期最“高峰期”堵车,但那仅是“一厢情愿”。儿子预订农历12月27日上午9时从深圳大学城开往湛江的车票。当天,妻子上午9时前给儿子打电话,儿子说他已到深圳大学城车站等车,妻子叮嘱儿子上车后打电话给她。上午9时多,儿子打电话说上车了。近中午12时,妻子又给儿子打电话,问车开到了什么地方,有没有吃中午饭。儿子说在虎门大桥堵车很长时间,汽车从虎门大桥开出不久,在车上吃一些零食。下午5时左右,妻子拨通儿子电话,儿子说高速公路多次堵车,阳江高速公路路段车被堵住无法前行,我们只有唉声叹气的份了。天暗下来了,该吃晚饭了,妻子忧心忡忡,眼泪又流出来了;她与儿子通电话,儿子说车刚开出阳江停车吃饭,到湛江便给家里打电话。妻子无精打采地看电视,不停地瞄着电子挂钟,到晚上10时还未等到儿子电话,她只好硬着头皮拨通了儿子电话,但儿子说还未到湛江,妻子泣不成声,我的眼泪也溢出来了。晚上11时,儿子打电话说到赤坎了,我们热泪盈眶,但南三岛最后一班公交车早已开回南三岛了。妻子催我叫学校老师开小车到霞山鼎盛广场接儿子。我拨通庞老师电话,庞老师二话没说,交代妻子照管小孩,立刻开车搭我到鼎盛广场接儿子,回到家已将近零时。
去年春节,儿子请假3天提前回家过年,但时有堵车,途中也要10个多钟头,回到家已是晚上9时了。今年春节快到了,儿子早就预订了深湛高铁的车票,可以预见:深圳至湛江高铁只需3个半小时左右,平稳的车厢,沿途窗外的美景,儿子回家途中可舒心了,家人也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