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必出“爆款”,已成影市定律,去年是《红海行动》,今年是《流浪地球》,两者走出的票房曲线也惊人地相似,都是始于相对较低的排片率,凭借过硬的质量和极高的口碑迅速逆袭,成为现象级的热门影片。《流浪地球》的优秀,体现在格局之大,别人遇到不可逆转的星际灾祸都是坐上飞船溜之大吉,我们敢于给地球装上行星发动机,带着整个人类家园去寻找新的宜居星系,不抛弃不放弃,堪称科幻界的壮丽史诗;更体现在思想境界之高,其他科幻片都靠某超级大国的几个英雄或痞子拯救世界,我们靠的是“饱和式救援”,全人类并肩作战,众志成城,把地球带离险境,也只有走向复兴的文明古国,才具备如此恢弘壮阔的创意和胸怀。这不仅是第一部国产科幻大片,即使放在整个世界影坛,它也是独一无二的鸿篇巨制。
和所有引发全民关注的国产大片一样,口碑发酵的同时,对《流浪地球》的恶意差评也接踵而至,某些鸡蛋里挑骨头的专家不惜带着明显的双重标准来抹黑这部佳作。《星球大战》发明了一个秒天秒地、彻头彻尾神秘主义的“原力”(怎么看都和武侠小说里的“内力”是一路货色),他们吹捧不断,看得喜极而泣;《星际穿越》把主角扔进黑洞里又毫发无损地出来,他们奉为神明,打出无人能及的高分;《复仇者联盟》让反派打个响指就能搞死宇宙一半人口,他们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好不容易国内拍出了《流浪地球》,他们的“科学精神”就突然全部复苏,考证起里面的科学“错误”来了。科幻不同于科教,它一半是科学,一半是幻想,在推广普及某些科学知识的同时,往往要做出某些颠覆常识的设定,否则电影没法拍,这根本不难理解。某些人一边对外国科幻片无比宽容,一边带着专门挑刺的眼光看待国产科幻片,那不会显出他们见解独到,只会暴露他们的迷信和无耻。
另一种典型的恶意差评是祭出外国“经典”来打压国产片,捧一个踩一个,从艺术水准上找“差距”,以证明国货还远远不如别人。目前举得最多的例子就是《星际穿越》,自命不凡的影评家们从演技、台词、剧情、分镜、剪辑等诸多方面论证《流浪地球》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但他们似乎故意忽略了这是拍摄风格完全不同的两部电影。《星际穿越》给人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一个“慢”字,慢条斯理,优哉游哉,大部分时间都在对话,而且其中大部分对话都是与科幻无关的感情铺垫,如果你能看到最后,会发现这其实是个披着科幻外衣的亲情故事,片名改为“爸爸去哪了”也说得通,虽然中间加入了诸如“黑洞”“虫洞”“五维空间”之类的高深术语,可结尾却真的是“用爱穿越”,玄幻味略浓。打“亲情牌”“家庭牌”,通过平凡个体的故事“以小见大”,是好莱坞的一贯套路,但把这套到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科幻片里,结果就是细腻过头,太小家子气,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感情纠葛,根本感受不到地球文明即将毁灭的压迫感和紧张感。看这个电影,观众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不停地提醒自己:毕竟是诺兰的神作,也许看下去会有惊喜呢?可惜真没有。而《流浪地球》节奏明快,一开头就直奔主题,干脆利落地介绍时代背景,带领观众走进各种惊心动魄的科幻奇观和惊险场面,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高达11000米的行星发动机、在冰原上狂奔的超级载重运输车、气势恢宏的空间站、庞大得能把地球一口吞没的木星……无不让人看得目瞪口呆,大呼过瘾。很难想象,如果把《流浪地球》换成《星际穿越》那种慢悠悠的抒情风格,那么震撼的特效场面放哪去?还能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吗?现在票价这么贵,观众可不会为挂着科幻名头的感情戏买单。电影作为一种娱乐,观赏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如果以美食作比喻,《流浪地球》是满桌山珍海味的盛宴,《星际穿越》是清汤寡水的小菜;如果以美人作比喻,《流浪地球》是仪态万方的绝色佳人,《星际穿越》是故作矜持的小家碧玉。作为正常的爱美之人,大多数观众就是愿意为红颜傲骨、艳惊四座、风华绝代的盛世美颜欢呼赞叹;你凭什么教育我只有对面那个清汤寡水的小家碧玉才是真的高雅?本来是风格的差异,各有粉丝,大众与小众的区别而已,却有人故意曲解为水平的差距,说到底就是对洋人的盲目崇拜,对外国文艺标准的过分迷信,想当然地以为外国大片就高人一等。文化圈里这种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心态,值得警惕。
即使在被吐槽最多的剧情、台词、演技方面,《流浪地球》的完成度也非常高。剧情流畅,一气呵成,不会出现与主线无关的废话和多余情节,比起许多剧情拖沓的外国科幻片其实是有很大优势的。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都符合各自的设定,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该有怎样的情绪表达,都很合理,很自然,根本没有所谓的“煽情尴尬”。那些说“尴尬”的,莫不是看惯了外语大片,反而对国人的表达方式无法接受了?主角刘启是个自认为天才的叛逆少年,他的无礼、狂妄令人讨厌,但正是这种“无知者无畏”的脾气,为他后来甘冒奇险拯救地球的勇气提供了合理依据;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中校,坚决果断,随时敢于牺牲,善于捕捉制胜良机,是我军高素质人才的缩影,也是我辈楷模;韩朵朵是个学习不太行的初中生,很不成熟又有些任性,遇事手足无措,“演讲”起来辞不达意却很感人,正是一个平凡人在大灾难中的真实写照……每个个性鲜明的角色都给人深刻的印象。就连大片标配的笑点也相当精彩,尤其是“北京交通委”的公益广告多次出现,见一次笑一次,笑过之后观众还真记住了“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只要以平等的心态来对比,你会发现《流浪地球》各方面并不逊色于任何外国大片,在格局和立意上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的确就是世界影坛上最浪漫的科幻,最激情的流浪,这点自信必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