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湛江旅游“丁财两旺”。湛江日报公众号更是进一步指出,“今年春节有600万人次游湛江,全国排名竟在桂林杭州前面”。这样喜人的成绩,得归功于全域旅游的逐步推广。特别是在全域旅游理念的指导下,湛江的乡村旅游资源被迅速盘活。
“丁财两旺”的旅游盛况,在湛江乡村遍地开花。只要打开今年的微信朋友圈,就能发现廉江樱花公园、遂溪孔圣庙、螺岗小镇等一大批乡村旅游景点景区,已经一跃成为当下湛江旅游最受欢迎的“网红打卡地”。不仅外地游客纷纷到乡村田野尝鲜,就连土生土长的湛江人也不禁在朋友圈上感叹“原来湛江还有这么美的地方”。
乡村游就像一个丰富的宝藏,一下就被挖掘打开了。不得不说,这首功要归到“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上。去年以来,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影响下,无论是地方政府、景点景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对旅游有更“高质量”的理解。我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景点景区已经很难凭“一己之力”把游客招揽过来。向外来游客宣传湛江旅游,不能再一张一张地打景点牌,而是需要把湛江作为一个整体“打包”推销。于是,我们有了在央视《魅力中国城》节目上的精彩展示,我们有了新春期间在《东西南北贺新春》上的载歌载舞。而这两大展示,仅仅只是湛江城市美誉度不断提升的一种反映。
湛江通高铁、空气质量全省领“鲜”、冬休到湛江、特色小镇百花齐放、与华侨城集团签订全域旅游开发合作协议……这些喜讯一个接一个地在潜在游客的心中开花,待“花团锦簇”时,这些游客才会把“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目的地定在湛江。用美誉度来引客,客来了,又为湛江旅游“打CALL”,这种良性循环带动下,湛江旅游自然越来越红火。
更值得高兴的是,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影响下,一大批乡村游的新兴景点景区和第三产业从业者,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游客的“全域体验”和“全程体验”。例如在遂溪,景点景区相互之间的界限被进一步淡化,孔子文化城、螺岗小镇、江洪天光墟等旅游资源被有效整合,游客来了真正能感受到“玩转遂溪”的感觉。笔者一个同学在朋友圈上写道,“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遂溪人,还是第一次觉得遂溪这么好玩。今天带着两个小的在螺岗小镇吃喝玩乐一条龙,约吗?”去一个地方旅游,不再局限于看看风景、拍拍照片,而是能享受食宿、购物、娱乐、疗养及教育等多元化的旅游资源“融为一炉”的“一条龙”服务,谁不喜欢?
根据湛江与华侨城所签协议,未来5年,华侨城集团将按照“两轴三节点”的布局,重点打造沿G15沈海高速所形成的贯穿湛江市区、雷州市区、徐闻县的旅游中轴线,以及沿滨海公路和依托东部海岸线所形成的覆盖“五岛一湾”—九龙山湿地—清安湾白沙湾的滨海旅游轴线。未来,湛江的全域旅游将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