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手机微信和QQ,有些老师竟别出心裁用其布置作业,还要让家长批改签字。哪个家长没按要求完成,免不了在微信群中公布孩子名字。这比在全校开家长会点名还丢人,还让人吐槽难堪。
利用现代通信工具给学校教育赋予一种新的形式,看似是大胆创新,实则是老师懒教,把自己该干的批改作业的事推给了家长。老师用手机指挥就行了。家长上班回来,干完家务,还得批改孩子作业,而且一天都不能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家长和孩子一同在学业起跑线上负重前行,而老师乐得清闲自在。长此下去,家长必定难以适应和坚持,会对老师产生意见。
众所周知,微信和QQ是现代沟通交流的工具,她的最大特点是方便快捷。全民都在使用手机微信,老师和家长用手机携手教育孩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教育部明令禁止是不得将批改作业的任务通过手机和QQ转嫁给家长,重点指向都非常明确,我们不妨严格把住这一关,如果出现让老师修改作业的情况,家长可向学校投诉,甚至直接在微信群中发声,给老师以难堪。但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来说,老师用微信、QQ和学生及家长建立联系是很正常的事。如建立师生互动和在线辅导,选择网络课程和在线测试等。有的老师在班长建立一个英语学习“打卡”群,让学生每天读一个英文故事或诗文后及时反聩阅读信息,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老师和家长在微信群中经常交流,通报孩子学习情况,便于家长更真实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配合老师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这是创新课堂内外教学的一种较好形式。
新时代需要家长和老师并肩站在一起,共同教育守望我们的孩子。老师要履职尽责,家长要同心协力。智能手机己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孩子的教育。运用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违规越轨,就会伤害到老师、家长和孩子,就会被严令禁止。教育部出台的新政,充分说明了利用信息技术于课堂内外,一定要严守底线,令行禁止,才能营造清朗健康的学习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