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2019-02-21 10:2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洪泉寿(霞山)

    记得在小学时期,学科老师一般都会在上完一堂课后便布置当天学习作业,要求学生们第二天上课前交。若平时作业及学习态度不错,还能在课堂后面的红花榜上有名,并可以作为向家长炫耀的资本和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但若迟交或作业质量不高,老师也不会当面批评,而是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并将其作为阶段性学习状况告知家长。然而,即便当时通讯并不发达,未能借助手机微信或QQ等渠道布置作业,但也未见任何一个任课老师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

    如今,无论是课堂环境、老师的教学条件,以及通讯发达程序或学习资源的多样化,都比笔者当前的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但在教育部门不断要求学校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勤全面教育质量,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竟然出现部分学校或老师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的现象,并美其名为“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从形式上,看似有其必要性,因为当前由于工作繁忙,知识积累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确实存在着对子女教育的不上心、不下心、不够心……凡此种种,导致了子女学习成绩的下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后发赶超。

    众所周知,作业的布置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方式,是由老师根据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决定的,它反映的是老师教学的质量情况,也能呈现出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用心程度。而作业的批改,答案虽然并未高深莫测,但如何答有所问,老师心中自然有杆秤,不是家长所能认为或能够决定的。所以,老师自然不能对作业的批改袖手旁观,当起“甩手掌柜”。另一方面,现代通讯工具的发达在很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增进了学校与社会、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但也要看到这些通讯工具所具有的两面性。如在反映学校工作情况、老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状况方面,有着快速便捷的功能,但也要考量到学生还处在成长阶段,手机微信等方式的过度运用,可能会取得恰如其反的效果,如有可能增进学生沉迷上网不能自拔的风险,也可能增加家长的生活负担等。

    因而,教育部门明令禁止老师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的行为,是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