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研究深圳著名党史人物黄学增事迹,并为深圳增补相关党史文献,2月27—28日,深圳市史志办公室巡视员黄玲带队来到湛江,寻根党史红色基因,深挖补充黄学增事迹。
黄玲一行首先乘车前往黄学增的家乡——遂溪县乐民镇敦文村,调研黄学增成长、求学之地,并参观黄学增纪念馆。在纪念馆内,敦文文史馆馆长黄海详细讲解了黄学增在雷州师范学校接受革命思想及此后参加战斗革命的事迹。同时,黄玲一行还看望了黄学增的侄子黄成仕,详细询问老人的生活情况。当获悉老人仍坚持向后人讲解黄学增事迹时,黄玲感动地说,黄学增是湛江人民的骄傲,也是深圳人民的骄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随后,调研组来到湛江东山岛上的东及村、东参村、庵里村,实地考察黄学增同志发动群众革命,建立秘密交通站的事迹。在东及村,黄玲一行与革命烈士郑开钧的后人等座谈,详细了解黄学增在该村的革命活动。座谈中,调研组还意外发现了深圳党史上另一重要人物郑奭南(郑哲)与该村的密切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在东参村,调研组考察了黄学增曾任教的培智学校并看望当年参与革命工作的黄略老人,了解黄学增在此宣讲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事迹。黄略还向深圳市方志馆捐赠黄学增当年在该村授课时使用的方桌。在东参村,调研组还在溪尾草码头遗址处驻足参观,在革命时代,这个码头曾经是南路革命先辈前往广州、香港等地的重要中转站。在庵里村,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黄学增当年发动盐工革命的盐场,亲身感受前辈发动革命的艰难。最后,调研组与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座谈,交流两地党史工作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