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春三月,百花争艳、万木争荣。漫步开发区东山街道调文村,只见硬底化巷道整洁干净,路头巷尾乱搭乱建已拆除清理,庭院内外的果树花儿,竞相吐艳,家家户户门前还装上“调文村村民门前三包”的牌子,“党建责任区”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自省领导到调文村调研以来,调文村村民信心大增,备受鼓舞,党员干部带头,全体村民参与,凝心聚力,共建美丽和谐新农村。今年,调文村积极开展“党建+生活环境治理”,村容村貌大变样,美丽新农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员带头全员参与
如何将党建工作与当前实际工作融为一体,强化党员干部在村务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党组织在具体工作中领导核心,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经实地深入调查了解后,驻村第一书记林向翔与村两委干部商量讨论,提出了“党建+生活环境治理”初步设想,党员干部牵头,群众共同参与村庄的生活环境治理,在全村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思路已有,动员工作事不宜迟。调文村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敲定治理工作目的、目标,提出一个党员干部、一张分工图纸、一份治理责任、一面鲜红党旗的“四个一”目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自然村干部根据本村面积的大小、房屋的疏密、党员的多寡、任务的轻重,划分治理党建责任区,新北村、中南村、联和村、山后村、东条村、下落村等6个自然村共划分为34个党建责任区。每个党建责任区分清四至,设区长1名,副区长2名,保洁志愿者1名。每个党建责任区的区长均为党员干部。
今年1月上旬,“党建+生活环境治理”正式实施。虽然平时村民也打扫,但大多囿于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村里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普遍。村里请来勾机、运输车,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村两委干部,自然村干部,党建责任区正副区长等带头治理村庄环境,村民热情高涨,自觉加入,环境治理队伍日渐壮大,全村呈现一片繁忙景象。青壮劳力、老人小孩,拿锄带铲、挥刀舞镰,尽己所能,出工出力,齐心整治脏乱差,自觉拆除乱搭建。未建房子的住宅地,杂草不少,垃圾无数,勾机、人力齐上阵,除杂草、砍断枝、整地表。村民争先恐后,不时还比较哪个责任区做得更好,唯恐落后。74岁的陈大姐,因风湿骨痛,行动不便。子女不让其参与治理工作。她趁子女一不注意,又扛着锄头走进了治理队伍。“垃圾清理了,也就没有那么多蛇鼠蚊虫了,这是大好事。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也开心,我怎么能不参加呢!”
村民自觉参与村庄的生活环境治理。 通讯员 唐少连 摄
有个别思想一时跟不上的村民,清理工作不积极。获悉情况后,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村两委干部轮番上门做思想工作,摆事实,讲道理,谈利弊。使村民认识到自己拖了工作后腿,红了眼圈,在以后的清理工作中,自觉拆除乱搭建的铁皮屋,积极参与治理工作。
年前,在外工作的党员回村过年。该村趁机召开全体党员座谈会,发出倡议书,号召在村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在村的党员,要借力而为,发挥传教引导作用。座谈会后,全体党员加入清理队伍,为建设美丽干净、文明和谐的调文村贡献力量。
榜单效应全民争先
“山后村二区唐胡武屋直巷横巷卫生干净”“联和村六区唐锦东屋南屋北直巷卫生干净”……在“调文村党建+生活环境治理”微信群,诸如此类的语句及照片每天都出现。在调文村委会大楼,硕大的LED屏,每天都图文并茂地滚动播放各个责任区的卫生情况。
全体党员群众合力整治环境后,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各个责任区每周一评比,每周一点评。清垃圾、清杂物、清庭院等“三清工作”共60分,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四化工作”共40分。在检查评分标准中,“三清工作”“四化工作”的分数还具体细化到每一项每一点的扣分、加分标准。自然村之间交叉检查,“党建+生活环境治理”负责人不定时随机抽查。
3月16日中午,记者经过新北村时,一位老伯正在扫地。“吃了午饭,出来溜溜,看见路上有落叶,赶紧清洁。要不又被风吹得哪里都是了。现在调文村随处都有竹扫把、铁铲,其他人见到,也会扫的。大家都不想自己村被批评,谁不想自己所在的责任区卫生好,谁不想被表扬啊。”老伯言语中带着自豪。据了解,检查评比工作已进行到第10周,村民争先创优,自觉保洁,村庄环境整体情况良好。
人育环境,环境育人。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提高了,先进性、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了,调文村党总支、党支部两级党组织凝聚力也大大增强,形成强党建带治理,强治理促党建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引入激励机制,并将继续加大环境治理宣传教育工作,让生活环境治理内化为村民的自觉行为。”谈及未来,村干部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