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2019年湛江市创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协调会在市创文办召开。会议要求,要针对2018年中央文明办在我市测评检查反馈的问题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被扣分项目进行整改。(4月10日《湛江日报》)
近日,市创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协调会召开,这个会开得很有针对性,就是部署针对2018年中央文明办在我市测评检查反馈的问题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被扣分项目,坚持问题导向进行整改。这个会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在湛江推动高质量创文的必要性。
经过多年努力,湛江创文已到了愈进愈难但又非进不可的关键时刻。要在创文工作上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就必须在创文的高质量上做文章,在落实、落小、落细的过程中,挖掘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的创文金点子、好办法。
当前,一些单位和工作人员对创文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还局限于“为创而创”。反映到实践中,就表现为精神不落实、工作不扎实、效果不务实,老百姓感受不到创文带来的实实在在改变与利好,自然也就失去了参与创文的积极性。
《习近平在正定》中有一个例子,很值得我们思考——“近平刚到正定时,有一段时间由他来主抓‘连茅圈’,把农村的厕所和猪圈分开。县里的主张是‘一刀切’,快刀斩乱麻,到农民家里直接强制性地改造,改完就完成任务了。但近平并没有这么做,他首先在两个村搞试点。”之所以搞试点,“首先是让大家在思想观念上接受才行”,“让大家都能看到好的效果,然后再全面推开”。而结果也证明,通过试点稳步推进,反复很小;“而那些‘一刀切’改造的县,后来都有很大反复”。
当前创文工作,陷入“上热下冷”的困境,主要原因就是创文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贴得还不够紧,想群众所想还不充分,解决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还不够到位,释放创文利民、惠民的举措还不够实等诸多问题。要扭转这个局面,首先就要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笔者曾4次到12345热线反映一间奶茶店在路边树头乱倾倒“珍珠”的问题,前3次都只是让环卫工人去清理“珍珠”了事,结果这边刚清理干净,奶茶店转头又倾倒垃圾,这便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没有从“实”上根治问题。直到第4次,估计是相关部门对奶茶店负责人进行了教育,这种乱倒垃圾的不文明现象才再没有发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创文到底有没有带来获得感、幸福感,老百姓总是通过身边小事来感受。瞄准百姓“小需求”,确定工作“小目标”,注重创文“小细节”,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落小抓到位,才能真正做好创文这个“大工程”。如果想着老百姓反映的是“小事”就不办,或者敷衍着办,那么是很难获得老百姓认同感的。高质量创文,必须“问创于民”,从老百姓反映的“小事”中,找到“共性问题”,将创文利民、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要讲的,是创文工作的落细问题。“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一些单位和工作人员在创文工作中,往往将“做了”和“做好”混淆,以为“做了”就是“做好”。于是,在创文工作中,不求细节,只要“做了”就完成任务,至于效果如何、到位与否,一概不理。事实上,这离“做好”差了十万八千里。特别是创文考核指标往往有明确要求,但有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以为“做了”就行,不求在细节对标,结果不算“做好”,最终只能“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