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10186名贫困人口脱贫

2019-05-08 10:0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欧丹丹 通讯员禅扶宣

    5月7日,记者从佛山市禅城区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上获悉,从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间,禅城区帮扶廉江贫困户数3895户,贫困人数11301人(动态数字),截至2018年底共10186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率90%。在省扶贫办组织开展的“十大产业扶贫示范项目”评选活动中,其对口帮扶廉江两个产业扶贫项目入选。

    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社会保障

    据介绍,佛山市禅城区对口帮扶廉江13个镇46个相对贫困村,共统筹安排37个牵头单位、30个帮扶成员单位结对帮扶,派出6名驻廉江工作组成员和48名驻村干部全日制驻廉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6年至2018年,禅城区对口廉江46个村的危房共计1867户,其中已实施改造1856户,竣工率达99.4%。为此,该区追加危房改造资金,对长期居住危房且危房为唯一住所的贫困户,在每户广东省补助最高3万元、当地配套1万元的基础上,再给予每户最高2万元的补助。这三年中,禅城区共投入廉江市精准扶贫财政资金3.08亿元,其中省人均2万元(禅城区6000元/人部分)共1.7亿元,每村每年100万元财政补助引导专项资金共1.38亿元。禅城区共完成当地村道硬底化33.05公里,篮球场21个,休闲运动设施13处,卫生站10座,公厕29座,垃圾池35个,农田水利7公里。其中,江城路2017年7月21日通车,沿线受益群众达7万多人。三年来,禅城区共投入资金1052万元开展“光亮工程”,为对口帮扶廉江市46个贫困村全部安装光伏太阳能路灯。

    在加强社会保障上,强化社会救助兜底功能,协助当地全面落实低保、五保、孤儿、残疾人补助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全面帮扶贫困户购买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保险,两项参保率均达100%;扎实推动教育扶贫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协调落实教育补助金;按照每村至少投入13万元启动资金,并发动募捐,禅城区对口帮扶廉江市46个贫困村全部成立“慈善金”,进一步保障贫困户的大病救助和学生教育补助问题。

    培育经营主体 推动产业发展

    为积极培育经营主体,每村投入10万元启动资金,帮助46个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便于贫困村农产品运输及开展其他经济活动,禅城区共捐赠35台农用皮卡车给有实际需求的帮扶贫困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发展产业项目,采取“一户一策、一人一法”扶持有积极性的村民发展自有产业,初步打造出光伏发电、七彩山鸡、红橙、百香果、“一点红”番薯、蜂蜜、莲子、肉鸡养殖及乡村生态旅游等集中连片特色扶贫产业。

    成立临时支部 激发内生动力

    为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禅城区将扶贫对象46条贫困村分为三个片区,成立3个临时党支部,将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争先创优、争当优秀党员和合格扶贫干部的活动,打造出一支纪律性强、素质过硬、精于业务、作风扎实的扶贫干部队伍。

    成立合作社 深化脱贫机制

    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帮扶的峥角溪村扶持贫困户种植优质番薯,一年收益6万元;六格村的种养专业合作社,狮头鹅生态养殖收入42.4万元;大山村成立的立体种养合作社,进行生态猪养殖、优质水稻种植,共收益10.5万元;铺岭村经济联合社生产的红橙被评为“湛江市十大扶贫明星产品”。

    光伏发电扶贫 注重长效机制

    46个相对贫困村中已有37个贫困村利用学校、村委会办公楼顶等场地开发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稳定创收投资总量约12%的效益,有效建立长效稳定的扶贫产业,切实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乡村生态旅游 拓宽增收新路子

    禅城区检察院帮扶的那榔村由种莲蓬、卖莲子,延伸到赏荷花,打造那榔村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完善配套设施,以莲蓬种植基地为中心,建设生态农庄、农贸超市、农贸市场、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促进贫困村创收,使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