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儿童“大脖子”一定是缺碘?碘缺乏危害消除后不需要继续吃碘盐?碘盐会导致甲状腺癌?您是否也听过甚至相信过这些不实传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事情的真相吧!
谣言一
碘缺乏危害消除后
不需要继续吃碘盐
真相:碘缺乏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生活的外环境缺碘,生长在这种环境中的动植物含碘量也不足,因此生活在这类地区的人群碘摄入量不足。如果我们不能长期地、持续地坚持补碘,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长期食用碘盐。
谣言二
碘盐致甲状腺癌
真相: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
谣言三
儿童“大脖子”一定是缺碘
真相:孩子“大脖子"也可能是甲状腺炎引起的肿大,是在遗传、感染,精神压力等诱发因素下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大脖子、进食多、消瘦,与缺碘没有关系。
谣言四
从饮水和食物中
就能获取足够的碘
真相:碘只能从自然界摄取。除了海带和紫菜的含碘量高,其他海产品含碘量都不是很高,且食用的普遍性和摄入量都不足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加碘盐才是目前人群饮食中碘的主要来源。
谣言五
补碘过量不会有事?
真相:碘过量的危害包括急性碘过量和慢性碘过量引起的危害。由于甲状腺自身具有调节机制,一定时间内的碘摄入过量,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甲状腺功能紊乱。但长期碘摄入过量可导致甲状腺自身调节失衡和功能紊乱,进而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生。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
特珠人群补碘
1、妊娠、哺乳妇女
妊娠妇女孕期碘的推荐摄入量从非孕时的120ug/d增加到 230ug/d。
为保证婴幼儿的正常发育,哺乳妇女每天大约分泌乳汁500ml~800ml,而乳汁中碘的浓度应维持在100ug/L~200ug/L。
2、婴幼儿
当母亲碘摄入充足时,能满足0~6月龄婴儿的需要;7~12月龄婴儿可以从辅食中获得部分碘;13~24月龄幼儿开始尝试成人食物,也可获得一定量的碘。
3、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快速增长,对碘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食用加碘食盐。
购买、食用加碘食盐应注意哪些问题?
1、请购买小包装和印有指定标识的加碘食盐,一次购买的加碘食盐不宜过多,存放时间不宜太长;
2、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炉火的地方,最好避光保存;
3、为减少碘损失,应在菜品出锅时放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