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在酒店里使用一次性日用品,在一些人眼中是一种时尚。酒店内一次性日用品从无到有,见证着物质生活水平和酒店人性化服务的提升。而从7月1日起,上海酒店不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等6件日用品,这番从有到无的主动求变,更彰显着当前绿色发展、低碳消费的趋势和潮流。
取消一次性消费品,其好处显而易见。首先,能帮助人们养成节约环保、低碳消费的习惯,出门旅游自己带着洗刷用品其实也十分方便。而且,这次上海出台的条例,很明显考虑到了实际必要,未将需求最多的拖鞋和香皂列入名单内。例如拖鞋,很多人都会觉得酒店内的非一次性拖鞋很多人都穿过,如果消毒清洗不及时就很不卫生。而要自己装着一双拖鞋去旅游,又真的不太方便。所以条例的出台,并不会对旅客带来很难适应的不便,能帮助旅客慢慢养成习惯。其次,取消一次性消费品,能减少很多垃圾的产生。诸如牙膏、牙刷、梳子、剃须刀这一类的一次性日用品,即便还能再次使用,也有很多旅客并不会把它们带回家,毕竟这是“酒店的东西”。所以不主动提供,就是很好的减少浪费、减少污染的办法。
但要把这一看起来很不错的条例坚持下去,也并不容易。可以预料,在条例落地后,上海可能会有一些酒店对一次性日用品采取收费的模式。例如牙刷牙膏,如果不断有旅客到前台索要一次性牙刷牙膏,那么用不了多久这个条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所以可能会有酒店采取收费的办法,一旦收取零星费用,很多习惯了免费的旅客,可能就会本能地缩手,从而慢慢减少了对一次性日用品的依赖。但如果万一有的旅客真的是忘记带了,又必须要用,那么只能去买。酒店内大部分食品、日用品的价格都比外面店铺的贵,如果过去免费提供的一次性日用品标价过高,那么恐怕就会让人有被坑的感觉、差评的冲动。所以,酒店要把取消一次性日用品后形成的“服务空白”及时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