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装上路灯的村道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坡头区南三镇巴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初步取得成效。
坚持因地制宜,抓产业推扶贫
巴东村是革命老区,也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省定贫困村,下辖18条自然村,全村共有2228户11234人。在本轮精准扶贫工作中,巴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99户,总人数599人。一般贫困户89户,低保户75户,五保户35户。截止到2019年2月,巴东村已有170户(共509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5216.63元,实现了脱贫,脱贫人口比例达85%。

村文化楼及文化广场。

村庄农贸市场。
巴东村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及领导下,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关键,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致富,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巴东村精准落实有劳动力贫困户家庭的“一户一项目”,化整为零、逐个突破,为每户有劳动力贫困户家庭至少创造了一个工作岗位,成效显著。
针对不同的贫困户家庭采用不同的帮扶措施,具体由贫困户家庭自愿、自主提出以其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创业项目,然后由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审定,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并经上级审批同意后,利用帮扶资金向相应的家庭提供其所需的生产资料,以扶持家庭生产创业。
巴东村紧紧围绕中央扶贫开发精神,打造“一村一品”,筹建了一个扶贫集体产业——巴东勤致综合农场,为贫困户在家门口创造了工作岗位。
村庄基础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及镇政府结合各村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巷)道硬化、污水处理、公共设施等新农村建设项目落实。完成农村道路的新建与改建,争取做到“户户道路”,普及村内道路硬化;改建农村沼气池、农村电网,推广太阳能类的清洁能源,加强农田水利以及耕地质量。

巴东勤致综合农场内养殖的黑山羊。

村庄综合商城。
“今年春节回到家。发现村里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休闲娱乐等设施越来越完备,卫生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善。”巴东村一名常年外出务工的群众在谈到自己家乡变化时说道。
在加快经济建设、生活建设的同时,巴东村将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就近、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形成农村文明新风尚。对于今后的发展,据村干部介绍,巴东村下一步将谋划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致力于打造成集观赏游玩、科普教育、农耕体验、休闲娱乐、特色美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