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文明委关于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要求,推进我市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提高家庭文明建设水平,深化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文明委组织开展第三届湛江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经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荐审核、评审会评审、组委会研究决定,确定了第三届湛江市文明家庭候选家庭13名。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现将候选家庭的简要事迹(附后)在湛江新闻网上公示,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公示时间为2019年6月19日至6月25日。在公示期间内,欢迎广大群众来函来电实事求是地反映候选家庭的情况和问题。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及提供联系方式;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本单位印章。
联系电话:3588055,传真:3588106,联系地址: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大道北39号市文明办,邮编:524043。
湛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19年6月19日
第三届湛江市文明家庭候选家庭及简要事迹(13名)
1.陈江燕家庭 霞山区
2.余晓辉家庭 开发区
3.杨 海家庭 雷州市
4.陈燕群家庭 廉江市
5.吕坚强家庭 麻章区
6.庞水秀家庭 坡头区
7.尹晓峰家庭 开发区
8.李莹莹家庭 赤坎区
9.王燕青家庭 遂溪县
10.梁观金家庭 吴川市
11.余少芳家庭 徐闻县
12.李杨琼家庭 赤坎区
13.孙唐婷家庭 霞山区
1.陈江燕家庭
陈江燕同志精心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三口之家,她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奋勇争先,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工会先进工作者、计生先进个人。陈江燕还是一位好军嫂、好妈妈,是成功丈夫和优秀女儿的坚强后盾。她丈夫宋绪栋是海军某部的一名高级工程师,是全军扶残助残的典型,早在90年代初,宋绪栋就组织家电维修小组,主动承担福利残疾工厂的残疾免费修车义务,先后为残疾人免费修理轮椅、电动车、家用电器500多次,自费购买零部件4000多元。他还带领科技助残小组对以38名残疾人为主体的霞山福利印刷厂进行技术改造,维修改进一批不合要求的机械器具,使经营困难濒临倒闭的残疾人工厂摆脱困境,实现年创收经济效益30多万元。宋绪栋的事迹在南粤大地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湛江电视台以及各大国内知名网络媒体分别进行了宣传报道和评论。宋绪栋先后被评为“湛江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广东省志愿者残疾活动先进个人”,被海军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被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双拥办授予“全国拥政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女儿宋婉菱,继承了父母优良品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她在广州从事钢琴教育工作,曾在国际音乐比赛中名列前茅。她还经常去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弹奏表演,她还全力资助一名12岁的盲童林健旭学习钢琴,使其迅速成才,多次在省市音乐比赛中获奖。
2.余晓辉家庭
余晓辉同志是一个退伍老兵,退伍之后,他仍致力于志愿活动,参与汶川地震后的救援行动、在山竹台风来临前帮助转移群众。他发现西湾村有位抗美援朝的老兵韩隆贰没有像样的住房后,立即捐款资助,并在网上撰文、发起众筹。他还直接参与新房建造,精心照顾韩隆贰的生活。余晓辉的爱人是一名护士,从来不嫌脏和累,满腔热情为病人服务,是单位业务模范。余晓辉的奶奶是一个93岁的老党员,获得过南粤七一纪念奖章。老人如今话都说不清楚,但还记着自己党员的身份,一直教育家里的小辈们“不忘初心跟党走”,干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多作贡献。余晓辉的父母亲也都是本分的工人,已退休在家照看老人和孩子,家庭氛围十分和睦融洽,处处体现出文明大家庭的特性。
3.杨海家庭
杨海同志曾任村党支部书记,为建教学楼和修路,在妻子邓少慕的支持下,他从自己家里拿出30多万元赞助学校建设,建起村巷村道。他还捐资20多万建设村公共服务平台,全力服务村民。杨海的妻子邓少慕担负照顾70多岁老母亲和孩子的重任,积极支持杨海干好村里工作。他们相敬如宾、互帮互助,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平凡普通但充满文明氛围的家庭,得到邻里乡亲一致好评。
4.陈燕群家庭
陈燕群是一名村干部,为了造福乡村,她和丈夫一道因地制宜种植北运菜,质量好,产量高,并带动村民一起干,传授种菜经验,使全村共同富裕。陈燕群细致入微照顾公婆,不论农活多忙,她都及时赶回为公婆做饭,公婆生病时她不离左右、不分日夜精心照顾。公婆逢人便说,燕群是她的好女儿。陈燕群工作繁忙,村委会琐碎事务多,她丈夫抢着帮忙料理家务,包揽农活。丈夫的理解支持,使陈燕群工作更努力,曾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
5.吕坚强家庭
吕坚强是一名小学校长,曾被评为湛江市优秀教师、最美教师和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是湛江市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他妻子是幼儿园教师,儿子读小学六年级,乐于助人,热心帮助同学,被评为学校“助人为乐之星”和湛江市学雷锋标兵。夫妻俩十几年来如一日帮扶农村残疾、贫困、留守、单亲家庭的儿童。在妻子的支持下,吕坚强和朋友创办了湛江市众力志愿者协会,任常务副会长,现有会员300多名。三年来筹集善款40多万元,带领志愿者走过50多个村庄,帮助困难群众600多人,为贫困户筹钱建房,送失明孤儿到特殊学校学习盲人按摩,资助考上重点学校困难家庭的学子,每人每年帮扶2000元,他还带着孩子参加公益活动近100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30多小时。吕坚强的妻子符妃玲热心公益事业,经常给穷人家的孩子买衣服、送学习和生活用品;把编织渔网的技术毫无保留传给邻里乡亲,带领大家一起勤劳致富。
6.庞水秀家庭
庞水秀的家庭是个幸福和谐之家。2018年被评为“龙头村最美家庭”,2019年被评为“坡头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户”。庞水秀夫妻勤劳创业,在发展服装经营和花卉种植上劳动致富,多次被评为先进个协和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庞水秀还向周边群众传授种植花卉技术,带领群众一起致富奔康。庞水秀作为基层干部负责综治维稳、平安建设、救火减灾等工作,他尽心尽力,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工作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2018年4月,他还带头抢救森林大火,其事迹在湛江日报上刊登表扬。妻子庞斯丽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在家精心操持老人的生活和孩子的学习,在外承担商铺和花场的经营,营造平安幸福的家庭环境;儿女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目前儿子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女儿在湛江一中就读,均学有所成。
7.尹晓峰家庭
尹晓峰与易小蓉于2006年5月登记结婚,同年9月妻子易小蓉突发腿疾,在医院实施了“病灶清除植骨手术”。在患病和住院期间,尹晓峰精心照顾,任劳任怨,他将教材和作业本带到医院,一边护理妻子一边备课批改作业。尹晓峰担任学校教研处副主任,参与了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承办第十四届省运会等重大工作,担任七届高三毕业班语文备考把关教师,多次承担校级和市级公开课任务。妻子易小蓉培养出了湛江文科总分第一的尖子同学,累计担任班主任工作10年,多次评为优秀班主任。夫妻俩还并肩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撰写多篇教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共同参与并完成省、市课题研究4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女儿尹奕兮,学习成绩优异、多才多艺、擅长钢琴、书法、围棋等,在《湛江日报》《冰心少年文学》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尹晓峰一家与岳父母共同生活,对老人十分尊敬孝顺,四处求医,治好了两位老人腰椎间盘突出、胆结石等疾病,还为老人在老家县城购置了房产。一家人和谐共处,其乐融融,向善向美,以良好的家风家教传递文明与信仰。
8.李莹莹家庭
李莹莹家庭是一个平凡和睦的四口之家,夫妻俩相濡以沫、在事业上相互支持,生活中相互关爱、积极进取,深受单位和邻里的赞许。李莹莹是湛江市文化馆一名干部,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表现出了强烈的奉献精神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多次被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丈夫谭维卫是市公安局一名优秀的警察,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扎实肯干,是领导得力助手,曾荣获三等功和嘉奖、多次被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评为“先进工作者”。李莹莹一家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家中老人安享晚年,家庭同邻里的关系十分融洽。他们用“以爱守家、以德立家、以严治家”良好的家风,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
9.王燕青家庭
王燕青是遂溪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综合办主任,工作中坚持高标准,生活中孝老爱亲。妻子黄永红是下岗工人,夫妻俩坚守中华家庭美德,在平凡中展现出感人力量,2018年王燕青一家获评广东省最美家庭。王燕青多次获评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曾荣获三等功一次。妻子为让他安心工作,主动担起繁重的家务,营造了舒适温馨的家庭环境。每遇家庭大事,夫妻总是平等协商。严慈结合,育子成才。夫妇俩注重儿子的学业品德,努力培养他做对社会有用的人。23岁的儿子王瑞虎是遂溪县人民法院的书记员,2次获评单位先进工作者。身为长子长媳,王燕青夫妇自觉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父亲患中风偏瘫,长期卧床,母亲患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常失禁,黄永红尽心照料,为让老人保持干净舒适,每半小时给他们翻身一次,每三小时给他们擦身一次,经常带老人外出散步,为他们解闷解烦。王燕青夫妻俩照顾患病的父亲8年、母亲5年,直至两老离世。
10.梁观金家庭
提起梁观金一家,人们都竖起大拇指!在这个极其平凡的家庭里,他们培育出了世界冠军梁智滨,梁智滨是他们的小儿子,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冠军,实现了中国该项目零的突破,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自会见,并代表获奖者在座谈会上发言,向总理汇报工作体会。梁智滨的成长成功,源于梁观金夫妇对子女优良的教育,源于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优良家风,源于团结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梁观金夫妇结婚27载,一直以来他俩相敬如宾、相亲相爱,他们家庭和谐、邻里和睦;重视教育,教子有方;虽然家中几个孩子读书,负担很重,但他们宁可苦了自己,也不愿让孩子放弃读书。梁智滨正是在艰苦的环境,良好的家教中刻苦学习奋斗成才的。
11.余少芳家庭
余少芳家庭三代同堂,上有婆婆、丈夫下有一对健康聪明的儿女。生活中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夫妻俩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双儿女在其影响下对老人十分孝顺。他们与邻居和睦相处,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邻居解决燃眉之急。事业上他们互扶互持,诚信经营,老实本分做人,先后创办了徐闻县心怡洗涤厂、徐闻县心怡农场,为本村及邻村村民提供了就业平台,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丈夫自任南山镇乙神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以来,余少芳一直默默支持,主动承担起了家务活,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余少芳夫妻热心公益事业,主动拿出2万元支持田青朗村修建硬底化水泥路。余少芳还经常组织妇女打扫村道村巷,美化环境,带头组建那佬村第一支广场舞健身队,带头推动乡村文明村建设。
12.李杨琼家庭
李杨琼夫妻热爱公益教育事业,长期从事妇女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夫妻俩用书籍向家长传递家教理念,为孩子们打开启蒙的大门。夫妻共同创立了坡头区首个儿童绘本阅读馆,图书数量由2000本增加到2万本,常驻会员1000多人。他们还经常协调绘本馆资源,支持村、社区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开展绘本阅读,推出“阅读悦爱”绘本故事汇、“慧心父母”成长课堂、“小脚丫大脚印”亲子教育活动等,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引导父母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活动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两年多来,李杨琼组织开展公益活动120余场次,走访20余个村、社区,服务8000余人次。夫妻俩注重言传身教,经常带着8岁的儿子参加公益活动,是人见人爱的小志愿者。
13.孙唐婷家庭
孙唐婷与丈夫高雲是一对90后湛江公安系统“双警夫妻”,高雲今年26岁,曾服役于中国海军陆战队,现为一名特警,孙唐婷在出入境管理大队工作。这对警察夫妻是人们眼中的模范夫妻。2018年9月,主动请缨援疆。虽然孩子尚小,高雲征求妻子对援疆意见时,孙唐婷虽有不舍之情,但毅然决然支持。高雲远赴新疆之后,远在湛江的孙唐婷挑起家庭生活重担,她照顾公婆、母亲,还有年幼的女儿,不辞辛苦,孙唐婷每天面对各种各样前来办证的群众,对谁都笑脸相迎、笑脸相送,让每一个办证群众满意是她的工作目标。丈夫高雲工作干的好,家庭生活也井井有条。孙唐婷夫妻俩共同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共同营造温馨和谐文明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