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湛江“广东扶贫济困日”人大代表座谈会,贯彻落实广东省和湛江市有关会议精神,共商如何开展好市人大今年“扶贫济困日”活动,以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家庭和困难群众走出困境,共建幸福湛江。(据6月20日《湛江晚报》)
为帮扶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仅仅靠党委政府单方面的力量还无法让所有的贫困人口迅速摆脱贫困,还需要有社会力量来给予补充。虽然说脱贫攻坚的主要责任在党委政府,但社会扶助与党委政府工作并不矛盾,无论对于党委政府还是有能力帮助别人的社会组织、个人来说,扶贫济困不只是简单的行善,更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自2010年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以来,我市就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发动社会各界开展爱心捐赠等活动,帮助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走出困境。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未实现脱贫,并呈现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多样、贫困人口分散等特点。不仅如此,部分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增收长效机制不健全,部分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窄、抵御风险能力差,容易出现返贫现象,扶贫工作仍任重道远。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2019年底95%以上相对贫困人口要达到脱贫标准,90%以上相对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很显然,要想顺利完成这一目标任务,不仅各级各部门要加倍努力,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也要拿出实实在在的爱心行动,并且以“参战者”的姿态积极认领帮扶对象和帮扶项目,齐心协力共同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