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荔枝村”捐“荔枝款” 建美丽家乡

2019-07-08 09:5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梁海飞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关月(赤坎)

    廉江市青平镇青山脚村村民,以“每卖出1斤荔枝就捐献4分钱”的做法,不断增加着村集体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绝的内生动力。村民捐“荔枝款”,让村里荔枝种植更成规模,成为“荔枝村”,也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描绘出最美“荔枝红”。

    这抹最美“荔枝红”,首先源于共建。报道中有一句话让笔者印象非常深刻——“在全村12个党员示范带领下,大家都以上榜为荣,销量只会往高处报,宁愿捐多一点也不会虚报。”宁愿捐多,也不会虚报,这最朴素的举动背后,是村民“共建”意识的形成,大家都把村当成了家,都想这个大家庭变好,所以才会不计较捐多。

    这抹最美“荔枝红”,是共享的见证。一笔笔“荔枝款”,为青山脚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凭着这笔资金,该村实现道路硬底化,建成文化广场,办起乡村春晚,设立助学基金,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大家都能从“荔枝款”带来的改变中受惠,自然也更愿意继续捐款,将家家户户的小钱汇成大钱办大事。

    其实在很多乡村,村民捐款共建美丽乡村、再从中共享成果,这是“常规操作”。大家普遍都有这个意识,都愿意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但为什么青山脚村能做得更好,绘出一抹迷人的“荔枝红”呢?笔者觉得,是因为他们可能在“共治”上更有办法。其实这笔村民约定俗成的捐款,以前不是叫“荔枝款”,而是叫“荔枝税”。后来,村民渐渐觉得“荔枝税”的提法不妥,才改了叫“荔枝收成捐款”。而报道中更是提到,村民小组会计谭凤朝说,“就连他放在抽屉里的账本,被发现写着‘荔枝税’后也被提醒。”一方面,这体现出村民的法制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则是“共治”意识越来越好。在青山脚村,大家都把这笔“荔枝款”当成自家事,无论是修路还是建文化广场,“荔枝款”都要在大家监督下“阳光”花销。正是有了“共治”的保障,“共建”才能更充分地转化为“共享”。

    其它村庄想向青山脚村学习,要学“捐小流汇大流”的共建之法,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更好地将美丽乡村建起来。更应该学习的,是青山脚村村民对“荔枝款”共治的坚持。正是大家一起监督、讨论、提醒,那些“荔枝款”才能每一笔都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绘出红红火火的“荔枝红”。

    感恩与回报

    钟娜(霞山)

    看到这则新闻时,我第一时间想到两个词:感恩与回报。荔枝村里延续了15年的荔枝款正是“感恩与回报”的生动诠释。

    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传统果农的种植、销售模式都在发生大变化,从单纯经验种植到科学技术种植,从分散经营到规模化经营,从挑担售卖到网上销售,从国内市场卖到国外超市,这些转变都离不开国家的政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离不开交通的大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正是这些大转变促使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道路,也让很多果农走上富裕道路,这一点我从自家姐夫的大哥身上得到实证。大伯是信宜怀乡山里的三华李果农,这几年依靠销售三华李获得了不少财富,建起了一幢山中别墅,入手一辆越野车,生活越过越好。他告诉我,以前道路不通、电话不通,再好的果子往往因为很难及时运送出山而烂掉,每年收入有限,生活过得紧巴巴。现在就不同了,曾经的这些困难已经成为过去。他感叹,“多亏有了好政策,有了畅通的道路,有了智能手机啊。”这是我随大姐去拜访大伯时,他喜上眉梢对我说的,那张沟壑深深浅浅的脸开成了一朵山茶花。

    是的,繁荣富强的国家是人民生活美好幸福的前提,我们欣然看到大家不忘感恩,不忘回报。廉江市青平镇青山脚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那张“2019年荔枝收成捐款一览表”就是这句话最美丽的注解。读到这里时,我仿佛看到村民们心怀感恩,积极主动走进村委会捐款的情景,我想那一刻每个果农定然既怀着丰收的喜悦,还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在签下名字的那一刻期待着自己献出的微薄力量能够汇聚在一起,共同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双赢

    梁嘉雯(赤坎)

    青山脚村村委会将荔枝收成捐款用于修道路、建文化广场、设立助学金等等乡村基础建设是个可达双赢目的的做法。通畅的道路会是双向的纽带,一边将更多荔枝往外运送销售,而另一边则会引得外界的游客进到村子里来参观游玩。而“荔枝村”可趁此良机规划建设时下很流行的“荔枝旅游”项目:前来参观游玩的旅客可以在指定的荔枝园区有偿采摘和品尝荔枝,亦可外带赠送亲友。同时,“荔枝村”要紧跟时代步伐展设计准备好自己的电子名片和建设好线上销售平台,游客们日后有需要回购荔枝的可以在家里通过扫码下单或直接搜索的方式即可采购。

    用于助学金的荔枝捐款更是将乡村文化教育向前推进以培养更多人才,日后学有所成的人才回到家乡发展就可以为如何改良荔枝品种与种植环境等荔枝培育问题出谋划策;而留在外地发展的孩子可以推广家乡的荔枝,为其打开更多的销售道路。大家合力回报家乡,将所学本领和知识来带领家乡不断发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