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提高民众素养是推进垃圾分类的关键

2019-07-25 16:0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沈峰

近日,湛江市第十六小学的小朋友及市科协、市爱鸟协会的志愿者走进赤坎区寸金街道九二一社区,向居民普及为何需要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据7月23日《湛江晚报》)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垃圾分类。按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求物尽其用。但不可否认,要实现垃圾分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做好垃圾分类的一个前提,就是提升民众素质,养成良好习惯。这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垃圾分类工作虽然是由政府主导,但在实践中要靠每个市民积极配合。实行垃圾分类,意味着要让市民改变垃圾混合处理的旧习,向新的处理习惯转变。

总结一些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看到,环保教育和宣传垃圾分类理念须先行。例如,德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公司根据住宅楼的住户密度,决定垃圾箱的大小,确定住户需要缴纳的垃圾处理费用,对于家电、电池、家具等垃圾则采取定点收集处理。孩子们上小学时,老师会专门教学生如何扔垃圾,父母则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

诚然,我国的垃圾分类将从鼓励逐渐过渡到强制,这是大势所趋。但必须认识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决不是一时半会所能做到的。像十几年前,国内一些城市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如今一些地方虽已初步破解“垃圾围城”难题,但垃圾不分类、分类“分不清”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让垃圾分类“习惯成自然”,需在分类知识普及和文明培育等方面下功夫。鉴于目前市民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有必要对垃圾分类进行广泛宣传。社区、学校、机关单位、环保组织等,要长期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市民正确认识垃圾分类这件事,从环境、资源的角度重新看待我们每天丢弃的垃圾。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不但需要配套的法律制度,更需要日常生活中恒久的坚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