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让传统村落既“留得住”又“活得好”

2019-07-31 17:10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坚锋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简街道北坡村炊烟袅袅香气四溢,陈先生一家自驾畅游龙海天、钢铁基地后,来到北坡村东海中线公路旁的鹅饭店品尝东海鹅、海鲜,酒足饭饱后兴致勃勃地游览古村,买了几个新采摘的菠萝蜜,愉快地踏上归途。(据7月26日《湛江日报》)

    传统村落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被誉为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活化石”。在湛江,传统村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资源,惟有与紧迫的时间赛跑,把保护与传承工作做到极致,才能让传统村落既“留得住”又“活得好”。

    传统村落保护既要见物,更要见人,只有人与物完美结合,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保护。诚如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所言,“只有当地居民倾心地、持久地自觉守护,才能实现文化遗产应有的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保护传统村落,每一个村民都应担当历史重任,增强文化自觉,遵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及原则,把村落保护的专业性与村民参与的广泛性结合起来,让古风古韵与现代生活相得益彰,使村民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相映成趣。

    置身于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也能成为网红“打卡地”。在活态保护的基础上有序规范发展,才是传统村落正确的打开方式。换句话讲,就是要给传统村落找到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毋庸置疑,一个村落就是一座文化宝库,要充分挖掘历史建筑的科学艺术价值,深入发掘民风民俗和村落文化,融入“活态”的人气,对传统村落进行有效激活与合理利用,并通过策划、包装、推广,进一步讲好村落故事,复兴乡风文明,让每一个传统村落“养在深闺有人识”,让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民宿带动乡村游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持续拓宽村民收入渠道,以此来激发他们保护传统村落的参与热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