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义(遂溪):根据自身实际
事实上,一个“冷门”专业长时间之后,这个学科人才自然减少,人才的需求必然增加,一般来说,变“热门”哪怕是微“热门”本是回归常态,这是“冷门”摆到“热门”钟摆效应的必然结果。
00后这一代考生从小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独立性较强,视野开阔,乐意接受新鲜的事物,在专业选择上,更加注重个人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00后所处的家庭和学校大都具有较为宽容的氛围,而不是家长、专家或社会固有的习惯性认知,所以,00后在学业选择上有更大的选择权。加上各种专业题材的影视剧、热点事件的新闻报道等,都可能影响00后喜欢的专业方向以及喜欢程度。
选择专业,如果注重个人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根本标准,在加上社会事件影响助推作用,这样选择才是根本;若果只注重社会现象影响为主,个人兴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次之甚至再次之,如此选择真是舍本逐末。所以,要根据自己实际,理性对待“冷门”变热,并不因为热自己变得头脑发热,冲昏了头脑;也切莫因为变冷自己变得心灰意冷,六神无主。所以,在选择专业时,除了深入思考自己愿意终身投入于哪一领域之外,也应注意听取教师和家长等的意见,对自身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做一个清晰的规划,从而选择明确的目标专业。
钟娜(霞山):有实力不怕“冷”
高考的专业选择是关乎考生今后的就业,影响人生走向的重要选择之一。历来社会上对高考生的专业选择,素有“冷”、“热”之分,影响分类的因素有社会需求、考生报名人数、就业趋势等。一门专业属“冷”还是属“热”,社会的需求往往是主要风向标,因此基本上大家很自然会趋向选择热门专业。如果选择冷门的,常常会得不到支持。
外甥明年参加高考,他已早定下专业方向:心理学。对此,姐姐一开始不支持,主要担心他以后就业问题。可外甥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且利用自学来的心理知识成功劝说了大姐。几番从浅至深的交流,大姐感受到儿子对这门专业的极大兴趣,也开始相信他会之付出百分的努力,于是渐渐转向了支持。对于外甥的选择,我一直持支持态度。世界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人的观念也在更新迭变,尤其是00后,他们处在信息化时代,所见识的世面,所获得的讯息,所思考的未来方向,远远超过了父母的那一代,因此他们很多会抛弃单纯的“为就业而读书”的做法,在志愿的选择上更注重个人的兴趣爱好,更看重自己的梦想,更坚持在人生路上要自己选择前行的方向。
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现代社会,当时选择的冷门专业,并不代表会一直冷下去。记得高考时,笔者有个同学选择了去读小语种,学习哥伦比亚语。在当时英语大热的环境下,她这个选择绝对是“冷”的。而到了现在,随着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小语种人才需求剧增,学业有成经验丰富的她已经成为香港某公司广州分公司的负责人,事业有成、财富羡人。她的例子让我感受到时代不会辜负每一份汗水与付出。
所以,选择冷门专业并不是不可取。只要学子在求学路上始终以勤奋作为基石,专注地投入学习,在最该努力的时间里付出百倍的汗水,用实力武装自己,那么你当初被称为“冷”的梦想终会变成热气腾腾的成就,幸福你的人生。
卢进道(麻章):由孩子决定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过去被大众普遍认为的热门专业,如今在00后的心目中,已经不被看好。他们有着自己的喜好和选择,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不再是为就业而选,而是有了个人的理想和目标,即使将来这些行业的薪酬不高,也不影响他们的选择,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从这里,也可以看到00后是有个性的一代,他们的选择不为家人或就业所左右,就是一种大胆的做法。其实,这种选择更大的好处是,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有利于培养和延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将来在学习中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更加用心去学好自己喜爱的专业知识,达到了人尽其才的好效果。将来他们毕业走向社会,如果能够围绕着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工作,就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最大限度减少他们事业上走弯路的可能,就有可能成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上的精英,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冷门”学科受到00后的喜欢,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家长的包容。以往有些专业为什么成为热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容易就业,选择的人自然多。况且不少家长也会左右着孩子的选择,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有着代替包办的嫌疑。而今,家长们变得宽容与开放,懂得尊重孩子们的爱好和选择,把决定权交给了孩子,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将来从事孩子喜欢的行业,不能不说是一种放手的爱,也是值得肯定与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