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朋友相告,今年是他高中毕业30周年,前些天,他们班举办了一次同学会,在城区最高档的大酒店里摆了五桌酒宴,男女同学个个都喝得满脸通红,其中有一个同学竟然发起了酒疯,把酒瓶打碎了好几个,并把其中一桌酒菜全部掀翻在地。结果,好端端的同学会不欢而散。这位朋友说,这哪里是同学会,分明是“同学宴”。笔者听了,甚是赞同。
近年来,同学会渐渐火起来了,有的逢五、逢十就要组织一次,有的甚至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有小范围的,也有大范围的。应该说,组织开展一次同学会,既能增进多年同学之间的情谊,又能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和沟通。但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会似乎走进了一个“固定的模式”,那就是举办同学会就是到大酒店里好好“搓一顿”,而且非得喝高兴,甚至一醉方休。于是乎,每每组织同学会,第一个程序就是缴“会费”,少的三五百,多的好几千。然后就是联系酒店,安排“同学宴”。最后,大家在“同学宴”上,男男女女齐举杯,你敬我,我敬你,喝得个个面红耳赤,吐的吐,哭的哭,发酒疯的发酒疯。等大家个个酒足饭饱之后,同学会也就“落幕”了。一些参加同学会的人调侃说,同学会其实就是大家在酒店里“开酒会”、“说酒话”。
其实,同学会并非只能在“酒席中”,举办同学会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大家组织在一起,去母校走一走,看一看,多为母校做些公益之事;也可以大家筹集一些钱物,去母校的一些贫困学子家中看望和慰问,鼓励学弟学妹多立志、多成才;亦或去看望一下当年教导过我们的恩师们,大家在一起喝喝茶、叙叙旧……等等。笔者以为,这些方式远比在大酒店花上数千元“搓一顿”来得更有意义。
举办同学会应以节俭、有意义为目的,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一次同学会,既能深深地感受到同学之间情谊,又能通过同学会做一些值得记忆的有意义的事,而切不可使同学会庸俗化,陷入一种俗套、俗气。
总之,一句话,莫把同学会开成了“同学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