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塘口商会在吴川市樟铺镇塘口村举办第四届奖学奖教颁奖典礼活动,对今年考上的硕士研究生、重点大学和考上湛江一中、吴川一中的51名优秀学子和6名优秀教师进行了30多万元的嘉奖和鼓励,同时对13户特困户发放了扶贫助学金。据了解,塘口商会是吴川市首个村级商会,塘口商会奖学基金成立以来,募捐教育奖励基金近200万元,通过基金收益用于每年的奖学奖教活动。(据8月19日《湛江日报》)
新学期就快开始了,像吴川市樟铺镇塘口村的奖学奖教颁奖典礼活动,举行得很及时。这样的活动,给优秀学子、优秀教师和贫困学子予莫大的鼓舞和激励,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尤其可贵的是,塘口村的奖学奖教颁奖典礼活动,能坚持四年,造福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给他们腾飞插上有力的翅膀。这样的乡村教育基金会,实在值得喝彩。
由此及彼,反观周围,笔者注意到,眼下我市一些乡村,还没有建立奖学奖教制度——乡贤不习惯于奖学奖教,不少富起来的村民宁愿把闲钱投到“麻将局”上,拿来买私彩,也不乐意捐资奖学奖教;另一些富起来的乡村,虽建立奖学奖教制度,但这种制度不健全,奖学奖教只吹“一阵风”,难以坚持下去……如此,优秀学子、优秀教师和贫困学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重视。
举行奖学奖教颁奖典礼活动,用实际行动关爱优秀学子、优秀教师和贫困学子,彰显乡村的远见。我市广大有条件的乡村,应向这些乡村学习,成立教育基金会,建立制度,大兴奖学奖教之风,以助推乡村振兴。笔者以为,这种制度,首先要能确保奖学奖教基金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运作透明,并真诚接受乡贤等有心人和每位村民的监督,乐意接受他们提出的正确意见和合理建议。这样,才能消除群众对奖学奖教基金流向的种种疑虑,坚定他们对奖学奖教的信念,吸引更多乡贤等有心人加入,让资金来源长期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不断健全制度,让奖学奖教之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