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让湛江大地开遍文明之花

2019-10-11 09:1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这个国庆假期里,广大湛江市民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又把浓浓爱国之情转化为支持参与湛江建设的实际行动,体现到了树立文明新风采、新风尚之中。

    (10月10日《湛江日报》)

    10月10日,湛江日报刊发报道总结我市在这个国庆假期的系列工作,其中一个亮点,是“用‘文明’为湛江添彩”,阐述了湛江市民用文明新风尚“给湛江长脸了”。报道中举了两个例子,很有代表性。其一,是国庆烟花晚会有超过30万名市民到场观赏,令人赞叹的是,现场秩序井然,没有出现翻越护栏、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其二,是银帆公园办了国庆花展,前往观赏游玩、“打卡”拍照的众多市民游客,都做到了文明游玩,不采摘、不践踏花草。

    两个小细节,是湛江市民渐渐养成文明习惯的最佳例证。正如报道所言,“一场烟花、一地繁花,见证着一城文明的蜕变”。而这蜕变,要归功于多年来我市对创文的坚持。创文绝不仅仅是为了“拿牌”,而是要以此作为提升城市价值的强大引擎,用文明的力量持续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城市文明,说到底是市民的文明;城市发展,最终要靠人实现。从城市升级到城市升值,除了产业要升级外,市民素质高低、城市文明程度,直接决定城市振兴发展的质量。这也是湛江之所以一直坚持创文巩卫的根本价值所在。

    在笔者看来,创文难度最大的地方,是让习惯符合文明、让文明成为习惯。社会文明进步是一个逐渐形成、不断发展的过程,对个人而言,这种“文明”体现在对“习惯”的约束上。无论是保持环境卫生中要求大家不乱扔乱吐、推动垃圾分类,还是维持交通秩序时要求大家不乱闯乱停、车辆礼让行人,其实都是一个帮助市民转变生活习惯,让习惯符合文明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能得到良好坚持,那么就会发生质的飞跃,让文明变成一种自觉、一种习惯。精神的成长、文化的发展、风气的变化,相比物质文明进步而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既需要重视方式方法也考验定力耐力。这其中,人的能动作用尤为关键,市民文明意识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坚持最为重要。可喜的是,坚持创文多年的湛江做到了,尽管我们还没摘到“全国文明城市”这个金字招牌,但我们却在这次国庆系列活动中切切实实打赢了一场创文的“翻身仗”。无论是国庆烟花晚会的秩序井然、不乱扔垃圾,还是国庆花展中文明出游、不摘鲜花,我们都能看到“习惯符合文明、文明成为习惯”的种种痕迹。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继续以“滴水穿石”的韧劲,“铁杵磨成针”的功夫,不断提升湛江市民的“文明”境界。但愿有关部门能借这次国庆系列活动的良好势头,掀起弘扬文明新风尚的新高潮,让湛江大地开遍文明之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