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经开区调文村:党建引领 扶贫产业起集聚效应

2019-10-23 11:0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欧丹丹

    “全村贫困户的平均可支配收入由之前的不足4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1970元。”10月21日,佛山多家媒体到湛江各条“省定贫困村”采访的第一条村庄是经开区东海岛的调文村,该村驻村干部向媒体介绍贫困户脱贫情况时,媒体一行啧啧称赞。

    据了解,经开区调文村由佛山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市审计局以及湛江市纪委监委共同对口帮扶。2016年以来,对口帮扶单位突出短期脱贫与长期扶持相结合,个人脱贫与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精准扶贫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的工作导向,以党建为抓手,用产业助脱贫,各级扶贫资金共投入2034万元,完成扶贫项目28个,扶贫产业起集聚效应,助推调文村脱贫攻坚。

    党建为引领

    攻坚克难“摘帽”

    据了解,调文村是一条革命老区村庄,下辖6个自然村。2015年,调文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调文村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2015年,由于班子不团结等原因,被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治。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党建为引领,攻坚克难,尤其是对症下药,进村“摘帽”。”驻村干部聂智慧表示,为了尽快摘掉调文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驻村工作队会同当地部门深入调查摸清村情民意,依法依规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实施“头雁”工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做好“四个日子”党日活动教育,推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19年7月,调文村党总支被评为“湛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成功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以前诸如人居环境治理此类久推不动的事情,现在通过党建带动,实施网格化管理,由党员带头,发动村民参与,正在全面铺开。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和产业的支撑作用。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一开始,确定“农业产业主导、绿色能源产业优先”的发展定位,率先引入专业合作社建设调文村智能蔬菜大棚基地、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2个农业产业项目,建成1个装机总容量240kW的光伏发电绿色能源产业项目。另外,为了有效解决贫困户“离家远、就业难”问题,建立调文村扶贫车间,主要承接医院病员服加工制作业务。这些落地的产业项目每年收益稳定,长期有保障,为贫困户提供源源不断的“输血”活力。截至目前,调文村产业扶贫项目累计产生项目收益56.6万元,累计吸纳贫困户就业50余人。

    多方合力提档升级

    完成扶贫项目28个

    “对口帮扶调文村以来,各级扶贫资金共投入2034万元,完成扶贫项目28个。”聂智慧告诉记者,同时对口帮扶单位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形成攻坚合力,助推调文村脱贫攻坚工作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引导佛山市公路局投入450万元,完成了调文村16公里的村道硬底化,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引导时代公益基金会投入360万元,为调文村修建了1座水塔、1个综合文化广场、安装一批自来水管和路灯,解决了全村85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丰富了村民文化体育生活。另外,充分利用佛山每年额外划拨的100万元资金,新建了调文村公共医疗卫生站和农家书屋、改造了调文市场、修缮了调文小学危墙、为贫困户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等项目,致力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福祉。

    “今年的目标是调文村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并继续巩固脱贫成效。发挥扶贫产业的集聚效应,”聂智慧谈及下一步计划时表示,将进一步发挥扶贫产业集聚效应,探索调文村庭院经济等产业项目,提高产业资金使用效益,充分保障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户的“输血”作用。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激发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通过建设村务公开“三资”网络平台,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提升村民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推动调文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