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涵养人才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9-11-12 10:1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陈天心

    11月8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驿站揭牌,标志着该区以“柔性引才”的模式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工作迈上新征程。(11月11日《湛江日报》)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翻开11月11日的湛江日报,两则关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道,十分亮眼——其中一则在日报头版,报道了经开区人才驿站揭牌的消息,并点明“标志着该区以‘柔性引才’的模式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工作迈上新征程”;另一则在A02“本地”版,说的是经开区政府出资免学杂费补助生活费实行订单式培训,东海岛搬迁村民免费读技校,“为东海岛发展大工业提供更多高技能人力支撑”。同一天,这两则关于人才的新闻,让我们看到了经开区在涵养人才生态上的好思路、实举措。

    蓄势发展的湛江,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着对人才的“焦渴”,而作为湛江工业发展主战场的经开区,对此感受只会更深。后发地区,缺人才与发展慢是一个恶性循环。缺人才,导致发展得慢;发展慢,就吸引不来人才。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关键还是在“人才”。

    与很多地区一样,我们也面临着“养人育人不聚人、求才引才不来才”的挑战。一方面,随着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一体化等项目的落地,经开区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增,但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起来,无论是物质条件、发展平台的“硬件”,还是人才服务、综合保障的“软件”,我们的竞争力都有所不及。另一方面,是本地劳动力资源丰富,高校职校毕业生也不少,但高技能人才却紧缺,形成“求职喊就业难、企业喊招工难”的困局。这两大难题不解决,高质量发展就难以再提速。

    面对挑战,经开区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从报道中观察,至少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两个方面实现了精准发力。

    柔性引才,解决的是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问题。通过发挥人才驿站的“适配器”功能,为各类高层次人才“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用服务的巧劲四两拨千斤,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等“刚性约束”,“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

    订单培养,解决的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矛盾。通过政府出资免学杂费、补助生活费等做法,推动企校订单式培养,入学就等于入职,既帮助本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又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做到了“缺什么就补什么”。

    涵养人才生态,是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希望经开区能想出更多好点子、新办法,构筑平台培养人才,创新机制使用人才、优化环境留住人才,全方位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湛江育才、引才、用才、留才提供更多探索经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