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双十一”购物可以狂欢 莫失理性

2019-11-12 16:15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 文秋华

    今年“双十一”,主流玩法仍是预售和满减优惠,可这游戏门槛却是越来越高。记者在天猫某家服饰品牌旗舰店网站看到,店家的优惠细则包含了多种方式:满400减50购物津贴,店铺满800减150,满1299减250;加购3款商品即可享受7折优惠;随机抽取价值100元的红包;“双十一”当天累积实付第一的买家赠送价值6000元的商品,实付累积的前十名将获赠价值2000元的商品。各种优惠细则让人算不清,只好拿出草稿纸老老实实加减乘除算一番。

    “双十一”过后 五天迎来一波“退货潮”

    “双十一”商品大降价,吸引了很多人疯狂购物,但疯狂过后,往往发现自己并不需要这些东西,这才反应过来花了冤枉钱,懊恼不已。记者向快递行业从业人员了解到,每年“双十一”过后五天左右,就会迎来一波“退货潮”,不少市民纷纷把不需要的商品退回给卖家。曾在电商行业从业多年的曾先生告诉记者,其实“双十一”不过是商家精心炮制的噱头,利用不断翻新的广告词和营销活动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都是为了增加商品销量。在这场买家与卖家的博弈中,最终的胜利者是商家而非买家,所谓的“购物狂欢”不过是商家制造的一种卖点,消费者看似得到了实惠,实际上是商家赚得盆满钵满。曾先生还说,市民无需专挑“双十一”下单,除了“双十一”,大型电商平台还有“618购物节”“99划算节”“年中大促”等等促销活动,另外每逢情人节、圣诞节、元旦等节日也会推出相应优惠,折扣的力度不比“双十一”小。

    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双十一”狂欢节推出的优惠活动诱惑力很大,许多市民花了大价钱买了不需要的商品,奔着省钱去,结果却造成了浪费。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林志雄建议,市民要以平常心态看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做到理性消费,首先要避免盲目攀比和跟风。在购物时,要先确定这是否是自己和家庭确实需要的东西,而不是首先考虑优惠活动。

    在“双十一”狂欢节中,也有不少市民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花更少的钱买到了自己心仪的商品,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听听他们的购物心得。

    

    买日常使用频率高的商品

    市民高女士:“双十一”我买了大概两千块钱的商品,一下子花两千块网购,是不是感觉我花钱很大手大脚?其实我买的都是日常经常要用的东西,趁“双十一”折扣多,多买点囤着,特别划算。你看,这种洗衣消毒水平日里卖八十多块钱一套,现在买一送一,算下来才四十多一套,很划算吧?“双十一”基本上所有商品都在降价,很有诱惑力,如果啥都想买,那下个月就得“吃土”了,而且冲动消费买回来的东西,很快就会闲置不用,所以,我的“双十一”攻略就是,买使用频率高的东西。这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我前两年跟风买了一个豆浆机,我以前从来没有打豆浆的习惯,我也没有早起准备丰盛早餐的动力,豆浆机买回家以后只陆续用过五六次就转手卖掉了,虽然买的时候很便宜,但是折价卖掉我就亏了。我去年买了一个台灯,我基本每天晚上都在灯下看书,虽然这个灯有点贵,但是我觉得特别值。

    “是否需要”成为第一考虑要素

    市民苏阿姨:和年轻人的购物热情比起来,我昨晚的“战绩”简直不值一提,我只网购了两罐奶粉和孙子的纸尿裤,我买这两样东西也不是贪图便宜,而是家里的奶粉刚好喝完了、尿布用光了我才买的。我的购物原则是按需购买,就算“双十一”商品价格再便宜,不是我需要的我都不买。早在几年前孩子们就教会我网购,我记得刚学会网购的时候我很兴奋,每天都拿着手机刷页面,家里几乎每天都有快递。当时盲目购买了很多价格便宜的商品,但是很多商品的质量不行,没用几次就坏了,还有的东西使用次数很少,才用了几次就闲置了,表面上看是省了钱,其实是花了很多冤枉钱,自此以后,我网购都非常克制,所有的降价宣传都对我不起作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