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扶贫车间”传递文明友善

2019-11-18 09:5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叶舒云

11月14日,麻章区太平镇热心公益事业单位——湛江市麻章伟信水产品加工厂第二车间正式挂牌,这是麻章区首个“扶贫车间”。多年来这间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当地众多贫困低保户提供便利的就业,成为麻章区“产业扶贫”的一面旗帜。(11月15日《湛江日报》)

大家如果细心留意,可能会发现这么个情况——在农村,有家人在外务工的家庭,经济状况往往比较好;而那些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家庭,经济状况往往比较差。这一点,在很多贫困户家庭中尤为明显。所以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如果能让更多贫困人员得到务工的机会,脱贫致富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但实际上,有些贫困人员因为身体情况不允许离家太远打工,又或者考虑到要照顾老人孩子不得不放弃外出打工念头。脱贫攻坚过程中,该怎样帮助这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呢?近日麻章区首个“扶贫车间”挂牌,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可行性探索。

“扶贫车间”,是当地政府携手爱心企业,为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员等群体设立帮扶岗位的新平台。可以说,这个“扶贫车间”是办到了贫苦户的“家门口”,方便就近就业。扶贫车间的最大特点,是既不耽误贫困人员对家庭、对田地的照顾,同时又能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这不仅解决了一部分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问题,而且还关系到贫困家庭里的老人有没有人赡养、孩子有没有人照顾。所以,扶贫车间的意义,其实远不止于创造就业岗位。从这个角度来看,“扶贫车间”算得上是“精准”解决了贫困户所需。

更值得点赞的是,报道中所描述的“扶贫车间”,俨然成了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幸福之家。报道中,一位贫困户说:“‘扶贫车间’给予我们特殊的照顾,干完农活后随时都可以进来打工……工厂每个月底还给我们送油米。”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家”,很讲人情味,传递出了文明友善的正能量。另外,这种“造血式”扶贫,能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对提升他们的脱贫信心很有帮助。而对企业来说,“扶贫车间”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问题,可谓各取所需、一举多得。

要让“扶贫车间”真正落地见效,离不开当地政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与支持。麻章的这个“扶贫车间”,就是各方合力,共同探索“工厂+经济联合社+车间+贫困户”模式,推动就业扶贫的成果。

“扶贫车间”规模较小、布点灵活、指向精准,哪里有需要就可以开办到哪里,因此非常有利于“复制粘贴”。各地大可推出一些优惠政策加以引导,推动“扶贫车间”健康发展,进行更多类似的就业扶贫探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