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碧海丹心 船工精神永存

2019-11-19 16:22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 黎阳明 许冰 何杰

    昨天,本报报道《当年的船工小夫妻,你们在哪?》推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记者接到了许多来电。他们有的主动提供线索,有的述说起家中祖辈当船工的经历,还有的想了解更多与船工相关的故事。

资料图片。

准备出海。 资料图片

    专家学者

    挖掘宣传船工故事传承勇敢坚强精神

    姚慕涛的长子姚苏南告诉记者, 父亲近日经常想起那对船工小夫妻。于是他便根据父亲姚慕淘的口述整理了这篇文章,“想不到,它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快70年了,可能也不太好找了,但还是希望能通过湛江晚报呼吁,看能否寻找到更多线索,也希望更多人从中了解当年船工的故事。”

    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会长马海南看到报道后,表示该研究会从2013年起就着手采访当年雷州半岛的船工,在2014年曾9次到徐闻走访3次上长沙核实,于2017年在徐闻找到了25个船工;于2018年在雷州找到了七八个船工,掌握了大量史料,将积极配合晚报开展后续报道,让这一坚强勇敢的群体受到关注。

    徐闻县党史办主任谢胜捷告诉记者,这篇报道很细致,唤起了很多人的记忆。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当时徐闻参与渡海作战的船工有1500人,牺牲了54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健在。”晚报这篇文章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挖掘船工故事,传承勇敢坚强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年轻一代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众人提供线索。 手机截图

报道获点赞。 手机截图

    船工后人

    对祖辈经历了解更深希望能找到那对夫妻

    船工后人李叶特意给本报来信说,他的爷爷奶奶也属文中所提到的船工群体。1950年解放军征用他奶奶两艘帆船去作战。后来那两艘船也得到了赔偿。拿到赔偿后,他爷爷奶奶就上岸做生意了,他奶奶还曾得到过支前奖状,但可惜后来丢失了。“看到这篇文章对作战时候的回忆,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奶奶当时所面临的险状,对他们是深深的敬佩。”李叶说。

    陈东先生翻开11月18日的湛江晚报。他告诉记者说,他老家也有这样的船工,“我猜测,那对夫妻应该是雷州半岛以东海岸的人,以西是支援40军渡海的船工。当时遂溪县东海岸地区大都划给了湛江市,区域也不大,就是东海岛、硇洲岛,麻章、赤坎、霞山区部分,太平镇部分。” 市民黄业程在电话里说,因缘结识了徐闻船工的后代,“当年船工的故事让人动容,希望记者能够去采访挖掘,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群体。” 此外,记者还接到不少读者电话。他们纷纷说,这个故事令人感动,为他们的英勇无畏精神点赞,希望能早日找到这对夫妻,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当年船工这一群体,让他们的爱国精神代代传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