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一个位于鉴江之畔的人口大村。这个几年前还“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的省定扶贫村,如今焕然一新,成为美丽宜居乡村、村民的幸福家园。
大抓党建凝聚力量
吴川市长岐镇洪江村有9061人,6条自然村,鉴江从村边绕过,全村仅有2041亩水田,人多地少,村民长年种植花生、番薯等作物,大批村民外出务工经商。
2016年,佛山市公安局、湛江市公安局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进行精准施策全面帮扶。这对洪江人来说,无疑是改头换面的大好良机。
“洪江不当扶不起的‘阿斗’,村民要行动起来,更需要班子强起来,干部团结带头干事。”洪江村党总支部书记李亚振说,要抓住机遇,成就事业,首先要加强党建,让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支部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在扶贫工作队支持下,洪江村全力加强了党的建设,经多方筹措,2016年开始投资49万元建成村的党员活动室和公共服务站,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思想建设,集中40多名党员学习精准扶贫知识等,6条村均建成党支部,党建阵地遍及所有村庄。
实施“鸿雁工程”,加强了村民小组长的带头作用。恒泰村小组原涣散无力,如今团结有作为,带领全村建成了湛江市生态文明村,村民小组长带头捐款8万元安装路灯、建文化楼,在村民中起到了标杆作用。
如今走在洪江的各自然村,到处可见红色党建阵地和党建小公园,党的政策宣传落实到位。李亚振说,全村党员干部起到了带头作用,把广大村民带上脱贫致富的新路,为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洪江党总支今年还获得了吴川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精准扶贫走向致富
洪江村的贫穷,在于产业落后,在于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在于村民思想意识落后。
有了坚强战斗堡垒,有了党员干部强有力的执行,洪江村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顺利铺开,精准施策,深挖“穷根”。随着一个个产业项目、基础建设项目落成,洪江逐步走向乡村振兴。
3年多来,驻村扶贫干部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贫困、共同富裕”这个中心,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目前,洪江村通过多方筹集扶贫资金近千万元,已相继推进开展了光伏发电、莲藕种植、村道硬底化、路灯安装、警示灯监控安装、学校围墙建设、发放化肥种子及棉被、举办农业培训班等20多项(次)扶贫项目。
随着新项目不断推进,洪江村变了,如今走在村场或田埂上,到处是水泥硬底路,6条自然村实现水泥路“村村通”,村道村巷基本也硬底化了,村村建起了公厕,共有10个篮球场及健身场分布各村,多个文化公园、党建公园亮化了一个个村场,5条自然村拥有了漂亮的文化楼,村村都建成了污水处理池,制订了村场保洁制度,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制。
今非昔比,看着日益变化的新村新貌,村干部吴木生欣喜地说,三年扶贫,不仅让12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还实施了大量的基础项目建设,有效地加强了洪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体村民告别了行路、饮水、上学的“三难”问题,开始踏上了奔康致富的大道。
创建宜居村村变美
鉴江水清流汩汩,鉴江之畔的洪江村也开始抹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日益焕发生态生机。
随着硬件设施的完善,在镇委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积极推动下,洪江村的6条自然村从去年底开始,全面开展“三清三拆三整”行动,努力创建美丽宜居家园,清理了危房猪舍200多间,拆除了残旧墙一大批,清除垃圾和乱搭乱建,见缝插绿,所有的空地种树绿化,建设休闲绿地、健身小广场和文化公园,全面向生态宜居村庄进军。
记者近日再次走进洪江村,看见一条条水泥大道、一排排路灯、一行行路树,把6条自然村连结起来。村民笑称,我们有路就有灯,就有绿化。进入西洪坡村,一条条窄小的村巷一览无余,没有乱搭乱堆,拆掉的危房空地都围起了栏栅,种上了树木花草,所有的禽畜实行圈养,村场清洁整齐绿色。
来到最大的村庄郑村,入村大道是成排怒放的异木棉花,灿若云霞,与红色的党建公园连成一片美轮美奂的红。进入村场,村民们在拆残建绿,全村3个污水处理池也进行全面的绿化美化。正在种花的老村民李锡冠笑呵呵地说,我们都是义务劳动,人人参与建新村,污水处理池也变成“湿地公园”,村居环境变美,住得也清爽了。
登高一看,洪江的6条自然村几乎村村相连,除了田野就是村子,十分协调美观。李亚振说,以前洪江的6条自然村都是破旧脏乱,经过3年多的建设和创建美丽宜居乡村,面貌一新,到处绿色,村村整齐美丽,已成为鉴江之畔最具乡村之美的新村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