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其中,九洲江排里、袂花江大山江断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水质类别由2018年的Ⅳ类提升为Ⅲ类。(据12月30日《湛江日报》)
我市水环境质量正在稳步提升,人们在欣喜之余,务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水变清了、景变美了,就骄傲自满、降低治理标准、放松管控要求。因为,水环境治理本身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特点,而且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水环境污染的沉疴进行全方位治理,也要对新的污染苗头实施全天候监管,坚决有力地打好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歼灭战,严防死守,标本兼治,这样才能擦亮碧水清流这块金字招牌。
水污染治理是个系统工程,只有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正确处理水里与岸上的关系、上游与下游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算大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才能让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真正成为湛江吸引八方来客的招牌菜。于此而言,在先扫清“门前雪”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部门联动、区域齐动,坚决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把一项项硬任务落细,把一个个硬措施落实,从而让水污染治理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效。
水污染防治没有旁观者,贵在行动,成在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美丽湛江,人人都是共享者,更应争当参与者、共建者,不仅要主动关注破坏水资源的违规行为、对水污染“人人敢打”,而且要养成更加绿色的生活方式、积极减排降耗。常言道:众人拾材火焰高,只要人人都贡献一份力量、作出一份努力,就一定能赢得更多的生态获得感和环境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