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民航总医院医生遇害的新闻——笔者实在不愿意重复那“几乎是割头”的细节,更不敢看视频与血迹——“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鲁迅的话一直响在耳畔。
杨文医生生前的同事惋惜不已:“杨医生人特别好,平时不管对病人还是同事,都一直笑嘻嘻的,谁也没想到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
一位患者回忆了自己的经历:“11年前,我也在民航医院看过高血压,挂的就是杨医生的号,说话可爱可亲,还给了她的手机号,让我有任何不适给她打电话,这么多年了,孩子都11岁了,真的很感谢她。”
如今,没有机会说一声“谢谢”,唯有含泪道一声“珍重”!
这次的弑医,分明是有预谋的犯罪,与“医患纠纷”没有半毛钱联系,其性质之恶劣,远非“医闹”二字可以定义。
读相关新闻,看到“杨文有一个儿子,在国外读书。事发当天下午,孩子就要到家,准备和母亲欢聚。但实际却是母子尚未见面,便已阴阳相隔”,笔者的泪水禁不住默默流淌,不知道杨医生的家人鼠年春节如何度过!
12月29日,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为杨文医生送花的镜头,民众自发祭奠杨医生,附近花店已经供不应求。一位送花人在洁白的花朵上贴了挽联:“天使原应归桑梓,人间但求无蹉跎”。
不幸之中的安慰在于:整个社会对于“灭绝人性”的一致谴责,整个医生群体空前地为正义与尊严聚集。在跟帖与留言中,我们看到不少医生毫不畏惧地发誓坚守自己的岗位,一些医学院的学子在愤怒的同时高扬起人道的旗帜。再进一步,对于医院保护医生安全机制的思考,对于医患关系如何改善的思考,对于完善医疗体系的深入思考,直至应该如对待那位95岁老人“免费救治”的思考,使得“人的尊严”正在提升,相关真相的透明度越来越高。
2019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2020年6月1日实施)。该法明确规定:“全社会应当关心、尊重医疗卫生人员,维护良好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
此法于此时此地问世,令人动容,令人唏嘘。
呜呼!“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以救死扶伤为业者,不可自身难保。深深祈祷相关法律尽快辅以落实的细则。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杨文医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