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热情歌颂湛江 擦亮城市名片

2020-01-02 16:09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策划/何杰 统筹/许冰 主持/钱源初 文图/钱源初

邹荻帆

人物名片

邹荻帆(1917-1995),湖北天门人,我国当代著名诗人。1937年发表第一首长诗,1938年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创办《时调》诗刊。1949年后历任对外文化联络局办公室主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先后出版诗集30多部,长篇小说3部,散文10余部,其著作先后被十余个国家翻译介绍。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卷》《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中国诗歌卷》等著作。1983年创办全国青年诗歌函授学院,培养一大批青年诗人。1993年第24届南斯拉夫斯梅代雷沃国际诗歌节上,邹荻帆荣获“斯梅代雷沃城堡金钥匙”奖。

1979年2月,邹荻帆担任“诗人海港访问团”副团长,和团长艾青、其他成员等20多人,沿着祖国的海港城市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参观访问,其中包括了湛江。自此,邹荻帆和湛江开始“亲密接触”。

参观湛江港 给码头工人写慰问信

198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次活动的散文集《海恋花》以及诗集《归来的歌》。《海恋花》出版说明写道:“今年(指1979年)春天,由著名诗人艾青率领的全国诗歌作者学习访问团,先后到广州、海南岛、湛江、上海、青岛等地的海港和海船上,进行了学习访问。在行程中,他们不顾日夜兼程的颠簸,争分夺秒地与海员们接触、交谈。当人民已经酣睡,他们还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听着海啸,望着变幻莫测的海面,思索着社会,思索着人生和斗争。然后,用那饱蘸着爱和恨的笔,写下了一行行扣人心弦的诗句和一篇篇寓意深刻的散文。”其中包括邹荻帆分别给广州一位海运机械工程师、湛江一个老码头工人、海南岛一位港务局负责人写慰问信,统称为《慰问信集》。

尽管离开南国一个多月,邹荻帆依然抑制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他说:“虽然离开你们,离开向海港访问,已经一个多月了,但是正如我一想到大海,便见到那湛蓝的海水,雪样的浪花,海水在我的胸膛里掀波打浪呵,而你们,大海的忠实的儿子们,也一个个立在我的面前。我忍不住要写信给你们,是感谢你们对我热情而友好的接待吗?是呵,但是更感谢你们在那‘透明的土地’上辛勤劳动和战斗,你们为我们揭开了黎明的祖国的窗纱,让晨光早早射进来……大海在掀波,海鸥在飞鸣,朝阳在奔腾,你们在劳动……”

湛江港第一作业区(湛江市档案馆藏历史图片)

邹荻帆的《给湛江的一个老码头工人的信》长达3000多字,信中以湛江港一位码头老工人的个人经历,反映了旧社会黑暗的悲惨遭遇,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当家作主的喜悦。老工人在旧社会做牛做马,依然无法获得生活的保障,吃不饱,穿不暖。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自学文化,以科学思想、技术武装自己,并在工具库保管队长任上保护国家财产不惧危险,参与发明连环起吊法,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邹荻帆写道:“湛江曾被法国人称作广州湾,那里的码头曾是法帝国主义的军港、商港,是法国的租借地。你就是殖民地码头的一名‘苦力’呵,你是在咸水里泡大的,从少年时期,你就给法国船扛棉纱、面粉、军火。你说,你扛过一包四百多斤的棉纱,直压到你要断肠、断气,汗如雨下,全身的骨架都要压倒在地上,天哪,生活的担子竟有这么重。你说,法国货船一到,卸货的时候是包工,限定在十四小时运完,眼睛模糊,手腿麻木,上上下下,海船跳板,运货的筹签,你忘命地抢运,你扛着人力所不能承担的重担,仿佛称过满量,船超载重,称要断,船要沉……十四小时后,你领了包工银,躺在破棚户的竹床上,三天三夜筋骨疼得不能翻身。而且,包工活过了,你也就失业了。”对于工人的悲惨命运表示极大的同情。

慰问信的最后,邹荻帆号召大家共同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激动地写道:“我的敬爱的码头工人同志,当我翻着你亲笔给我的万能双头络时,我忍不住要写一封信慰问你。从那图上,我得到一种启示,我们全国的万万千千劳动者都团结在一道,臂膀挽着臂膀,为了实现四化的强国的理想,在竭尽所能,迈步前驱。旧社会反动派的盘剥,新社会‘四人帮’的破坏,给我们遗留下种种困难,但是,我们除了发愤图强,埋头苦干,既自力更生,又引进新科学技术之外,我们难道还能垂手等待‘天官赐福’吗?”

今日读来这一封情真意切的慰问信,仍让人有一股强烈的感动之情,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得到弘扬。回顾历史,这封慰问信是新中国伟大历程辉煌成就的一个完美注脚。

时隔14年再来湛江 奏动“东海岛浪漫曲”

1985年起,中国散文诗学会陆续在哈尔滨、乐山、朔州、湛江东海岛、珠海等地举办全国性笔会,为散文诗作家提供体验生活、交流创作的机会。1993年6月15-19日,“93中国散文诗湛江东海岛笔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地区、海外的数十名诗人云集湛江,这些诗人包括李瑛、邹荻帆、柯蓝、海湛、莫拉夫等。

应邀出席笔会的邹荻帆,时隔14年再来到湛江,注意到了东海岛的变化。他撰写文章《东海岛浪漫曲》发表在1993年10月4日的《人民日报》。文章开头写道:“当我还是学童时,和小友们拿着地图册,互相提一个陌生的、比粟米更小的黑点,让对方捉迷藏般去寻找,我明亮的小眼睛也寻找到这一湛江边的小不点。但在以后的岁月,几乎忘记了东海岛的存在。”因此在他第二次到湛江访问时,他驰骋在6.8公里的堵海长堤公路上,看到东海岛犹如一只绿色风筝,被这细长的海堤丝线在放飞。他以一整天的时间,在炎阳、晴空、热风中漫游于东海。

1986年“全国诗集评奖会”合影,前排左起:邹荻帆、朱寨、臧克家、艾青、徐迟、公木、严辰、朱子奇

诗人邹荻帆走过不同景点,眼中看到了一副田园牧歌景象,他说:“当我穿过牧(木)麻黄林,细小的树叶似乎被海风吹得温柔多情地婆娑。我穿过野剑麻丛,看见另有黄色小花开放于剑丛中,似乎象征希望在艰难中闪光。那香蕉林下的小草屋,水牛正在鼾睡。有荆棘结伴的小山径,黑蝴蝶挡路而飞……这美丽的海岛,像是一块未经琢磨的璞玉。”

东海岛蔚律港

他漫步在东海岛东北部龙腾至蔚律的海滨,看到沙滩颜色如洁白大理石,温软却如海绵,对于东海岛赞不绝口,他说:“虽然我到过北戴河、大连的海边,乃至波罗的海和丹麦北海的海滩,确实未见到如此洁白、细小又堆积得如此深厚的沙滩。我真想像一只北方的大鸟来一次沙浴。”

从蔚律湾又转到白沙岭,他站立在岭上,看见大海在脚下翻腾,一阵东南风吹过,在热风中透出清爽。海沙不会使航道淤积,而且可以航行30万吨级以上货轮和50万吨级的油轮。“因为龙腾至蔚律6.5公里的海岸线上,水深26-40米,超过了荷兰的鹿特丹。”诗人从从白沙岭又走向龙水岩,那里还留有当年为防备侵略,而今废弃的炮台,旧时的炮垒成为远眺的和平之塔。

堵海大堤

在东海岛的总体规划图上面,看着那富有斑斓色彩的平面图,使他仿佛看见新海岛建设的立体雕塑,光彩夺目。他看见工业区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期待南方最大的钢铁厂、东海岛电厂以及连向陆地的铁路的早日修建。“可以想见一个本是野林荒草的海岛,将建成为一个声光化电的现代化工业岛。”

文章结尾处,他首尾呼应地写道:“而就是这样一个金银岛,却只在我儿时捉迷藏般的儿戏中寻找到它,长年累月却忘记了它的存在。感谢改革开放的号召,使沉睡多年的土地被金钟唤醒。在回湛江时再驰骋于堵海长堤,顿觉得那长堤的丝线正放飞着一头展翅的雄鹰,那就是东海岛。”

唱响“湛江晨曲”

1994年邹荻帆再次访问湛江,他撰写的《湛江晨曲(二章)》发表在当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二章”指“三帆雕塑”“甜蜜的原野,透明的田园”。

“三帆雕塑”是指1990在人民大道与乐山大道交叉处建造的“风正帆悬”雕塑。这座雕塑引起了邹荻帆的注意,他写道:“1979年春,当我们与艾青同访湛江时,未见到有这样的雕塑。如今在湛江市的开发区广场上,白色大理石的高达四米多的三桅白帆却树立在广场中心。圆形的转盘花园,四通八达的车辆从这儿绕行,大理石三桅帆让一切来往的路人都触目而引起思绪。”

《风正帆悬》雕塑

邹荻帆认为“三帆的雕塑是象征,是历史的见证。”湛江曾有一段屈辱的历史,因为广州湾曾沦为法国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但历史在掀开新的篇章,湛江的发展充满活力。“三帆的雕塑也是改革开放的象征,在离雕塑不远处,巨幅霓虹灯写着八个大字:扬帆搏浪,走向世界!湛江港有巨大的优势,深广的潜力,在政府的开发区优惠的条件下,他们将大力发展第二产业,通过逐步加强重工业建设,发展钢铁、石油化工、电力等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改造提高制糖、食品、盐业等传统工业,进一步实现经济腾飞。”邹荻帆期待着湛江美好的明天,他说:“湛江的大理石雕塑白帆,我祝愿你扬帆搏浪,送走过往的辛酸,迎接灿烂的朝阳,看,一轮红日已经在桅顶上出现了!”

雷州半岛盛产甘蔗以及热带水果,在邹荻帆的笔下,则将湛江地区的土地称为“甜蜜的原野”,“我把湛江地区的土地称为甜蜜的原野,这是因为湛江地处亚热带,亚热带的海洋性季风吹拂在土地平坦、江河溪流众多的原野上,使得甘蔗的青纱帐,酝酿了糖蔗,仿佛这土地上涌着无数蜂蜜的喷泉。糖蔗达220万亩,产量居广东全省之冠,被列为全国糖业基地之一,制糖工业已形成为八个崛起的现代化工业之一。这里不但蔗糖是甜蜜的,还盛产芒果、菠萝、荔枝、红心橙,这怎能不是甜蜜的原野呢!这儿交通便利,食品加工和罐头工业也正兴起,那么这蜜糖必将远流向省外和国外。”

湛江又有着丰富的海产品,被誉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对虾之都”。邹荻帆将湛江的沿海滩涂面积称为“透明的田园”,“因为海水是透明的,而这沿海的148.6万亩和浅海面积836万亩,都是水产资源丰富之所,适宜养殖对虾、蚝、海参、江瑶柱。并盛产石斑鱼、马鲛鱼、红鱼、鲍鱼、鱿鱼、龙虾、蟹等,其中人工海水养殖珍珠产量占全国2/3。更何况还有丰富的海底资源,南海西部大陆架,经勘探查明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这真是能够年年丰收的透明的田园啊!”

从湛江港到东海岛,再到湛江晨曲,诗人邹荻帆多次热情歌颂湛江,为湛江擦亮城市名片,唱响湛江做出巨大的贡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