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麻章摄影家协会摄影师来到旧县村吕玉秀的新居,给她家拍“全家福”。面对摄影师的镜头,吕玉秀和两个孩子都穿着红色的外衣,喜庆得像利是封。很少拍照的他们表情拘谨,但心中的喜悦,还是从嘴角流露出来。
在拍“全家福”的前一天,吕玉秀刚新居入伙,这是一座利用精准扶贫资金改造的两层楼房,院门前贴着红红的“安居呈祥”的对联,颇有几分喜庆的气氛。吕玉秀的丈夫十几年前过世,上有家婆,下有两个儿子,都在读书,生活并不容易。但能搬入新居过新年,一家人都很开心,觉得新活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咔嚓咔嚓”一连串的快门声,摄影师拍下了吕玉秀“全家福”。
公益摄影人新春走基层
由麻章区文联、麻章区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送全家福,添新春暖”新春文化乡村行惠民活动于1月13日启动,30多名麻章影协的摄影师参与其中,计划用5-8天的时间,到麻章区的麻章、湖光、太平三个镇10个村庄,为100户贫困户免费拍“全家福”和个人肖像,送福、送中国结。
摄影师们都各有工作,越接近年底就越忙,但考虑到拍摄对象的家庭成员外出务工返乡和学生放假的时间,“既然是全家福,就尽可能把人拍全。”活动的发起者、麻章区文联主席彭镇强说。
他本身是一名出色的摄影师,对基层工作很熟悉,他知道这个群体经济困难,基本没有手机,更没有相机,给他们送“全家福”或许是摄影师能给的最好的礼物,不仅能表达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而且能满足他们对家庭温暖的小小心愿。
连日来,摄影师兵分几路,走村入户。他们自己开车,顺路的结伴,备上水和干粮,午餐在镇圩周围的大排档解决。因为贫困户居住地比较分散,路上比较费时,往往拍一条村需大半天时间,而拍摄对象缺乏拍照体验,面对镜头往往很拘谨,这都需要耐心和沟通。一张不行,再来一张……直到抓拍到最动人的那一瞬。
据介绍,新春文化乡村行惠民活动是麻章区文联的常态性工作,2019年,麻章区摄影家协会组织摄影师进村入户,为“文明户”、“贫困户”免费拍摄全家福、个人肖像,赠送春联、福字挂件等礼品。“今年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将贫困户作为拍摄对象。选择特定的人群,可以更好地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了解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成果,对先进者给予褒奖,给贫困户予关爱。”活动的发起人、麻章区文联主席彭镇强说。
给贫困户送“全家福”
免费给贫困户拍“全家福”的活动受到了村干部、村民和贫困户的欢迎,并积极配合。村干部预先提供名单、分组,并给摄影师带路。有些摄影师不懂雷州话,村干部还当起了翻译;个别精神障碍者拍摄时配合有点困难,村干部也积极做工作使拍摄顺利进行。
贫困户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家有残障人员,平时难得拍全家福,甚至想都不敢想。然而,当他们知道有专业摄影师要进村给他们拍照,都认真准备,穿上最“威”的服装,女人孩子穿上喜庆的衣服,收拾妥当。其中一户残疾女户主虽然走路困难,为了迎接摄影师早早到大门口等候。
贫困户林其忠举着红红的中国结,摄影师陈玉云一边和他交流,一边示范,林其忠终于羞涩又激动地对着镜头说出了:“恭喜发财!”“耶!”
高梅村户主黄建何的儿子和媳妇都是智障残疾,一家人从没有拍过合影,面对镜头,一家人觉得又新鲜又激动,都咧开了嘴笑。黄建何激动地握着摄影师的手说:“好久没这样齐齐地笑了,多亏了摄影师,谢谢你们!”
今年春节,温妃亚一家四口可以住进新居了。新居是一层平楼,利用精准扶贫的资金将瓦房改造而成。温妃亚的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家中孩子还小,能入住新居已经让她很满足了。在新居面前,他们拿着摄影师送的“福”、中国结和春联,美美地笑着。
……
“咔嚓咔嚓”,一张张幸福的“全家福”被定格成画面,很快,这些画面将被冲印成32寸的相片,用专门相框装裱,送到他们的手上,成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珍贵的纪念。
用相机纪录“乡村故事”
一户户人家,一张张“全家福”,一次次的满足、小感动。对于摄影师来说,年底走基层要克服不少困难,但他们乐此不彼。因为,这是一件温暖而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付出,并收获感动——
摄影师陈玉云住在霞山、工作在霞山,年底工作很忙,但主动提出可以利用自己的假期参与“送全家福,添新春暖”公益摄影活动,并且按计划全程参加活动至结束。
彭镇强是麻章区文联主席,从活动策划到执行全程参与,亲自带队并参与整个拍摄过程。
彭光斌是一位学校领导,分管驻村工作,对工作尽职尽责,对挂点村委会包括下面几个自然村的情况了如指掌,与贫困户的感情也很深厚。他主动向活动方提出,希望摄影师为挂点村的贫困户拍全家福,并在拍摄过程中积极与贫困户互动,调动他们的感情和表情,使拍摄工顺利很多。
沙沟尾村的李永笔一家是贫困户,但孩子很争气,大儿子努力学习,前年考上了中山大学。这次拍全家福时,大儿子还未回到家,李永笔希望摄影师过几天等他们儿子回到家再来拍一次真正的“全家福”,摄影师同意了,满足了这个家庭小小的心愿。
在杨梅仔村,一位老村民热情地给摄影师带路,介绍村里的情况,并提了很多建议……
予人玫瑰,指留余香。摄影师们怀着一颗爱心来,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温暖离开。“这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开展,广大贫困户搬进了安全稳固的新居,拿到了产业扶持资金,生活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群众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乡村文明蔚然成风。作为摄影师,我们希望用手中的镜头把老乡们在脱贫攻坚当中发生的变化,包括他们的房屋、他们的生活、内心的感受等通过照片反映出来,然后也把社会对他们的一份关爱,对他们的一份关注传达给他们。”麻章区摄影家协会主席郭王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