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日子!希望!驰援日记里我看到了最好的中国故事

2020-02-18 21:17 来源:红雨青山桥 作者:悦音

    对于中华儿女来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永远不变的情愫。但2020年的除夕以来,好多人没有回家,他们都驶去了同一个地方——湖北。

    之后这群白衣勇士的消息就只有在各种新闻报道里才可以看到——恶劣的天气,物资的紧缺,脸上被勒出的印子,被剪短的长发,一例例治愈的希望……

    还好有文字,广东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写下了千里家书。从广东到武汉,这些最真实的“战疫”记录不仅是“报平安”“传喜讯”,更是这个世纪20年代最质朴的中国故事。

    1月24日

    除夕,广东省人民医院召开紧急会议,需要临床各个科室调配医护人员组成应急医疗队,并响应国家号召,组建医疗团队驰援湖北去一线抗击疫情。

    多年的长发一剪,有人说好可惜,其实除了变丑一点,也没什么可惜的。虽然我希望在我长发及腰时能等到那个来娶我的人,但头发重要还是命重要?

    * 剪了短发的林静璇和邓佳更美丽

    1月27日

    这是来到武汉的第三天,大家还不能完全适应穿防护服工作。胸闷、呼吸不畅,刚上班半个小时,医疗队就有队员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迫不得已脱掉防护服出去调整休息。脱防护服的地方十分有限,队员们2人一组轮流互助脱防护服,每组至少20分钟,再轮流洗澡离开医院。回到酒店再次洗澡,坐下来吃饭已是晚上11点多了。虽然辛苦但好在家人现在知道了都很支持,男朋友每天也会和我保持通话,监督我做好防护措施。

    1月28日

    我们身穿厚厚的棉袄,活动着筋骨,笨笨的,就像是南极的企鹅和北极的熊。虽然动作不标准,但是有益身心,这是我们能想到最好的锻炼方式了。支援武汉不是一两天的事,要战斗就必须要有强健的身体。

    *“南极企鹅”谢国波与“北极熊”李杰自创强身健体操

    1月30日

    前一天收治的危重病人目前在氧疗的支持下生命体征还算平稳,只是我们每隔40分钟就得换一次氧筒。工作以来病房都是床边中心供氧,都已不记得什么时候推动过这个“大炮”了!真是挺累的!而且每次还得拿扳手去换,动作不能慢,不然病人的血氧就会往下掉,喘不上气!一班下来,眼罩内已结满了雾珠,但只要患者能挺过难关,我们心里一点都不觉得累。

    2月2日

    湿漉漉的路上,没有行人,没有车辆,武汉人民都沉睡在梦中。路上是那么安静,安静得让我片刻觉得这座城市几乎只有我们这些“逆行者们”。我们的小分队,有省医和省二的结合体,大家彼此不认识,因为武汉相聚一起,一起工作,是那么地合拍。

    2月5日

    我的“村长”(科室组长)依旧在前线“战疫”,我很想为她做点什么,但平时我不善花哨的言语,于是在家里画了一幅画送给她。当时她们在前面脱下防护服,脸上那一道道勒印的照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于是临摹了一张,还把村长那撮俏皮的卷发也临摹了上去。画完以后,突然想着现在依旧严峻的抗疫形势,就P了一个N95口罩上去。忍者神龟,穿梭在城市里行侠仗义的勇士,对抗城市里的“病魔”,聚焦了兄弟情、友谊以及责任,像极了“村长”他们在前线奋斗的人!

    2月6日

    今天,开始我日常护理的一天,交班、过医嘱、注射、帮助重患者进食,一切都不慌不乱、有条不紊。隔离衣下的汗水滴答滴答地填满了时间流过的间隙,当核对完所有医嘱,一晃已是下午4点。从来不敢接家里的视频电话,怕他们看到我脸上的憔悴和日渐稀疏的头发而担心。如果微信的视频电话有美颜功能多好啊!

    * 陈丽芳在远方给母亲送上生日祝福

    * 医护人员身兼数职,担任起卫生小能手

    2月8日

    医疗队员从医院回到酒店,身体会相对是污染源。为了更好保护自己,也减少环境污染和医务人员自身感染,我们发明了酒店房间“三分钟三分区法”。来,兄弟姐妹们跟我一起来,左边~跟我一起把房间分为“三个区域”,右边~手把手教你“三分钟”远离病毒——

    这三个分区分别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

    第一步,在“污染区”把外套、鞋子换掉;

    第二步,在“半污染区”(洗手间)洗手、冲凉,个人物品以五常法分开分类放置;

    第三步,全身清洁消毒后进入“清洁区”(房间)。

    * 心外科的杜杨、黎诗欣两姐妹花的好方法,推广给了整个医疗队。

    同时,为了避免清洁阿姨进来收捡垃圾时被感染或不小心弄乱划分区域,我们在门口温馨提示“垃圾我们自行清出”。

    归家三分钟三分区,自我防护,保护家人,拒绝病毒,学会了吗?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当然,那些没能去到湖北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守好一方寸土,也在与疫区同心“战疫”。

    很多人把穿着防护服的医生称作“大白”,因为它“超能”“超暖”。身在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说,“其实我内心经常会脆弱,会看着新闻掉眼泪,但穿上防护服不知不觉就变得‘高大’起来。你们说‘你行’,我就真的告诉自己‘挺住’,你们说‘加油’,我就真的和自己说‘我是最棒的’!”

    *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值夜班的“大白”背影

    当前,湖北“战疫”到了最吃劲的时候,广东医护力量的支持仍继续升级。昨天,广东省中医院第六批35人医疗队携带物资出发,将在雷神山医院通过中西医结合、重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支援疫情救治工作。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他们用文化自信驱散疫情阴霾,用中医自信遏制病毒猖獗。请“苁蓉当归”!

    * 广东省中医院第六批医疗队启程出发,“抱一抱,等我回家”。

    都说中国“战疫”很“硬核” 很“魔幻”

    雷神山火神山医院

    10天时间“拔地而起”

    从除夕开始

    3.2万余名医务人员千里驰援

    武汉的一名快递小哥

    没有任何资源却“一呼百应”

    召集志愿者给疫区数千名医护人员做守护司机

    ……

    其实他们都不是超人

    打开他们的日记

    会看到了一颗颗柔软细腻的灵魂在歌唱

    不用摇旗呐喊

    这些普通人的真实记录就是最好的中国故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