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硇洲岛上“海龟回家”

2022-06-12 21:26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张永幸

11日上午,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海龟回家”2022年首场活动来到了硇洲岛“海龟城”,一座专门救护、暂养海龟等海洋生物的基地 。SEE基金会工作人员与合作伙伴齐聚基地,在风雨交加之中,将海龟们运送到沙滩边,目睹它们平安地游向大海。

“闺闺啊,你可要学聪明点,好好在海里待着,下次再也别回来了!”活动体验者张青在太平洋丽龟入海前忧心忡忡地嘱咐道。

活动前一夜,大家与被救助的海龟们亲密接触,帮其换水、擦洗身体、酒精消毒等。同时,为了第二天的放龟活动能够准时完成,大家熬夜为海龟们安装定位追踪器。

SEE基金会工作人员与海龟放归活动合作伙伴——厦门大学科学团队、海龟救护基地工作人员,为参加活动的爱心企业浙江英瑞特再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爱心网友海龟体验官等一行人讲解了海龟知识,使他们了解了每一只被救护海龟背后的故事。大家加班加点为等待回归大海的海龟们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为它们安装卫星定位装置。

卫星定位追踪,是无伤安装方式,将特制的卫星追踪器粘合到海龟的背甲上,并在海龟回归大海后,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持续追踪海龟的科学保护技术。

在海龟放归大海之前,工作人员会设定好追踪器收回信号的时间等参数并启动追踪器,自动记录海龟的位置、水深、水温等信息。当海龟在大海中洄游浮出水面呼吸时,追踪器上发射的信号会被工作卫星接收并传输回地面接收站,再转送至处理中心,海龟的实时活动位置就会被记录下来。将一定时段内下载的地理位置信息绘制成海龟的洄游路径图,有助于确定被追踪海龟的活动。

SEE基金会通过支持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科学定位追踪的工作,对放归的海龟进行科学研究。本次活动也是由厦门大学协助完成定位追踪器的安装工作,包括对兼捕误捕绿海龟、蠵龟和太平洋丽龟进行卫星定位追踪,通过海龟的活动轨迹,判断海龟的活动热点区域和觅食场。

本次卫星定位追踪的海龟分别是:支付宝公益平台爱心网友捐赠支持的“闺闺”(太平洋丽龟)、浙江英瑞特再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捐赠支持的“pearl珍珠”(绿海龟),以及腾讯公益平台爱心用户捐赠支持“红孩儿”(红海龟)。合作伙伴厦门大学也与广东海洋大学的伙伴们共同放归一只玳瑁和一只红海龟,这五只海龟均安装了并进行了卫星定位追踪器。

在过去的两年,SEE基金会已助力309只康复的海龟回归大海,并对其中23只海龟开展卫星定位追踪。数据显示,它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南海海域,甚至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未来,SEE基金会将继续发挥社会化平台优势,为更多海龟提供救护暂养和科学放归的支持。

编辑:周子琪、林霖
值班主任:何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