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拥有“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美誉
那么,说到湛江海鲜
亲们会想到什么呢?
鲜味十足的虾?
鲜嫩肥美的生蚝?
还是味道浓厚的金鲳鱼?

奥体港湾上停满了小型渔船。 李嘉斌 摄
经过几十年发展
湛江已成为
全国重要水产养殖、加工、流通和出口基地
水产产业形成了
对虾、生蚝、金鲳鱼“三极鼎立”
其余“多点开花”的局面
那么,在湛江水产界
谁有望成为叱咤江湖的第四极?

6月10日
湛江“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评审会举行
会上同意授予湛江市
“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称号
日前
湛江预制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吴川烤鱼预制菜产业园
入选广东首批预制菜产业园
预制菜的火热
直接带动作为原料之一的罗非鱼的养殖

海水养殖罗非鱼 养殖工人捧起即将上市罗非鱼向记者展示,这罗非鱼经过五个多月的海水养殖已有1500克左右。 李波 摄
罗非鱼
适应性强、食性广
具有广盐性、抗病力强、耐低氧、
易繁殖、生长快等特点
而且其养殖门槛低
不分季节均可养殖
每年可养两造至四造
每造亩产3000-5000斤

罗非鱼。张锋锋 摄
吴川三江过境,水系发达
淡水养殖面积约5.1万亩
其中
罗非鱼养殖面积超4万亩
是我国南方罗非鱼主要产区之一
年产量超10万吨,年产值超8亿元
从业人员超2万人
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东风螺
又被称为“花螺”“海猪螺”“南风螺”
肉质鲜美、爽脆可口
是市场上畅销的优质贝类
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开发前景的
海产养殖良种之一

东风螺。
近年来
湛江东风螺养殖正悄然兴起
据初步估计
全市东风螺养殖分布在
徐闻、廉江、遂溪、雷州、吴川等地
既有传统的个体养殖户
也有发展工厂化养殖的大企业
年养殖规模约4万吨

东风螺。
近日
每斤规格在50-60颗之间的东风螺售价为67元
一般而言
东风螺个头越大,价格越贵
最贵的能达到近200元/斤

石斑鱼的价格比东风螺稍低
但每斤仍可卖到40多元
石斑鱼脂肪低、蛋白高
主打高端酒店和高档筵席

罗渔业社区养殖户杨公发手捧他养殖的石斑鱼,满怀着丰收的喜悦。 李忠 摄
目前,遂溪、徐闻等地
均建有较大的石斑鱼养殖基地
在海水池塘中,石斑鱼养殖6-7个月
便可生长为每条1-1.6斤的规格鱼

渔船出海。
尽管后起之秀发展势头迅猛
但要想实现提质增效、华丽转身
成为湛江水产第四极
仍要克服重重难关
难关一:
新型水产产业的发展
要注重总量和效益齐头并进
警惕无序化扩张、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发生
需要加快推动散户养殖粗放型模式
向“公司+农户”集约型模式转变
加快完善从养殖到餐桌全产业链的构建
难关二:
无论是东风螺、罗非鱼还是石斑鱼
均面临种苗、病害、水质、技术等
带来的共同挑战
难关三:
资源保护及生态养殖的问题必须关注
“绿”字当头
水产业更需深入开展水产养殖生态化改造
大力推广微生物治污、尾水净化循环利用等
健康绿色养殖技术
同时
采用人工智能、传感器、物联网等数字技术
推动实现养殖自动化管理
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实现科学、精准养殖

“第四极的出现,不仅仅要解决养殖规模、产业种苗等方面的问题,也要从水产上下游产业延伸,加强物流配送等。同时,要塑造打得响、记得住的品牌,创建更多国字号品牌,不断提升湛江水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一位长期观察水产行业的人士表示,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

美丽的北潭渔港。 李嘉斌 摄
罗非鱼、东风螺、石斑鱼
你认为它们哪个会领先出圈
成为湛江海鲜的第四块“招牌”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