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幼小衔接”,报不报班?

2023-03-09 12:1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林明聪 通讯员 林嘉慧

“我家小孩在一所公立幼儿园上大班,开学后发现班里一些小朋友转学到了其他的培训机构上幼小衔接班,我内心也有些纠结……”近日,家住吴川市区的家长杨女士如是说。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上校外的幼小衔接班到底有没有必要?如何才能科学做好幼小衔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上幼小衔接班到底是否必要?

据杨女士介绍,她的儿子今年6岁,这学期本应是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但她发现,儿子班里不少孩子这学期都转学了。在与其他家长的交流中,杨女士得知,有的家长甚至从中班起,就开始将孩子送到外面的培训机构,开启幼小衔接的“全科补课”。

在吴川一培训机构就职的梁老师告诉记者,按照往年情形,年后的新学期和每年暑假都是幼小衔接班报名的高峰期。

梁老师说,目前在培训机构上课的孩子有幼儿园大班的,也有中班的,幼小衔接机构一般开设的课程有生字(快速写字、看图写字),拼音(拼读音节),数字(趣味计算),逻辑思维等等,每学期的费用一般在2000元至5000元不等。

上幼小衔接班到底有没有必要?吴川市幼儿教育工作者陈晓敏认为,其实没有必要专门去报单独学科类的培训班。许多家长之所以会觉得参与过所谓“幼小衔接”培训的幼儿,看起来在知识技能方面比没有参与过培训的幼儿要“优秀”,那是因为培训班“小学化”,在内容上注重知识技能,在形式上注重讲授、训练,所以短期效果“显著”。但其实这种“优秀”并不是绝对的,许多未提前参与培训的孩子甚至在后面的学习中会实现反超。

“从教育学角度讲,幼儿园重在培养孩子的心理适应、情绪情感以及长远发展的能力,让幼小衔接浸润无痕。”她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有其自然规律。打破规律,去进行“抢跑式”学习,这样的“拔苗助长”没有必要。

“幼小需要衔接,但提前学习掌握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原则和认知发展的适宜性原则,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她说,根据多年来的观察比对,是否提前掌握小学阶段的知识,根本不是孩子能否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关键因素,这也是教育部明令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所在。

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尤其重要

“家长在给孩子做幼小衔接准备的过程中,不要过度关注知识的储备,而是要关注孩子经验的储备。”吴川市某公立幼儿园负责人认为,在孩子刚入小学的衔接阶段,家长更应该做的是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于拼音、汉字学习的兴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该负责人表示,在实际中,孩子会因为提前学习或过度掌握产生“已会”的错觉,失去了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课堂上专注力以及其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会受影响,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该负责人表示,可以做些相关准备。比如学习经验和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对于文字的敏感度,发现文字的秘密以及对文字发音的敏感;比如让孩子们认识时钟,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另一方面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习惯:可以给孩子准备数学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数学的一些规律、体验数学的乐趣,为即将升入小学做好铺垫。还可以经常陪孩子一起聊天、探索身边的环境,做有趣的事情,培养他们的兴趣。

“科学的幼小衔接,需要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会共同协作。”陈晓敏说,一些家长总认为公办幼儿园给孩子什么都不教,其实不是,幼儿园侧重于培养孩子对知识的兴趣,方式更开放多元,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收获,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她建议,家长要学会合理引导孩子,可以在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让孩子接触些小学一年级知识,要用有趣的方式比如在读绘本、亲子阅读等,不能强硬灌输。

此外,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在日常陪伴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时间意识以及对小学学习生活的正向期盼,这些对幼小顺利衔接都至关重要。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何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